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具虽然落后,民众需要生活

(2008-04-11 11:32:12)
标签:

杂谈

工具虽然落后,民众需要生活
中原网  日期: 2008-04-11  来源: 郑州晚报  
  □张静
  广州已经禁摩禁“电”,现在又拟限行人力三轮车,市民争议道:“难道又让穷人为富人让路。”据悉,拟限行三轮车的消息刚刚发布,4月9日深夜,天河区员村村南社大街桥头停车场内停放的78辆三轮车就被拖走,此举被质疑为“法律在后整治先行”。(新闻见10日《南方都市报》)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来持续观察一些新闻事件,似乎总是不难得到一些意外的收获,而这往往才最有助于我们窥见其本真。遥记去年春节前后,由中央电视台与广州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多家地方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评选结果揭晓,广州市获此殊荣。当时,笔者就曾经提出疑问:“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欢迎农民工吗?看到了今天的新闻,相信谁都可以给出答案。
  现代化的都市里,无论摩的司机还是三轮车主,这样的角色更多地都是由农民工来扮演。当相当一部分农民工依然将一家老小的生计维系在这些交通工具上的时候,劈头盖脸夺去他们养家糊口的工具,“城市是否欢迎他们”的问题还需要回答吗?农民工的“热脸”贴上了城市的“冷屁股”,是农民工“很傻很天真”,还是城市太冷太无情?
  从禁摩、禁“电”、禁三轮车这样一路走来,我们不难发现,矛头所指无一例外是那些现代化都市所无法容忍的“不和谐”场景。可工具虽然落后,民众需要生活,每种落后的交通工具背后所代表的都是一部分人的利益诉求——如果有更为经济便捷的出行方式,市民还会以此作为工具吗?如果有更好的生存出路,车主还会以此作为营生吗?令人遗憾的是,城市似乎从未将此作为考虑的内容,这些代表着贫穷与落后的交通工具,一个个被各种理由排斥在城市范围之外。
  国际通行的城市价值理论认为,城市有没有价值,不仅要看这个城市能否创造更强大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要看这个城市能否更高地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以及为它的居住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禁摩、禁“电”之后,相当一部分以此为职业者已经远离了这个城市,三轮车禁令的再次出台,不知道又将有多少农民工就这样被扫地出门。如此罔顾民计民生的城市,除却一副光鲜华丽的外表之外,又还有多少可爱之处?
  如果城市不能使民众更加从容地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而城市管理者也只是一味迎合“现代”、摒弃“落后”,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必将会有更多的人被弃如敝屣。而这样的城市管理思路,或许比如今的实际效果更令人感到可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