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巧妙应对大跌反弹
公募基金减仓、撤离周期,大跌之下,基金急速“出逃”。短短11个交易日,公募基金仓位降幅超过了11个百分点!
8月8日,开放式基金仓位降至71.58%,已大幅低于历史78%的平均水平。仅从数据而言,公募基金加仓空间已经打开,市场弹性增大。然而,市场更为关注的则是,屡屡成为市场反向指标的基金仓位,这一次能否再度灵验?市场大跌中,基金急速“出逃”。这一次,基金“割肉”会不会又割在了谷底?减仓的势头并没有停止。8月份的第一周,开基仓位再度下降3.56%至75.91%。8月8日,多重利空集中释放,受到标准普尔下调美国国债评级影响,亚太市场集体遭遇“黑色星期一”,A股再度破位下跌,基金仓位当日降幅更是高达4.33%。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71.58%的基金平均仓位已大幅低于历史78%的平均水平,加仓空间已经打开,市场弹性增大。而市场更为关注的则是,屡屡成为市场反向指标的基金仓位,这一次能否得到验证。从过去5年多来基金仓位变动和股指演绎的经验来看:每当基金经理乐观情绪高涨,仓位不断攀升屡创阶段性新高,股市短期顶部甚至中长期顶部基本确立,市场开始下跌;每当基金经理对后市判断异常谨慎甚至悲观之际,股票基金仓位均会达到阶段新低,随后股市基本见底,展开反弹。
当时有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此次市场上涨正是游资打了一个政策空白期的时间差,利用流动性泛滥预期大举做多逼空,此后基金开始大幅加仓。等到基金仓位高企之后,大资金再次巧妙利用“88魔咒”。因为仓位高了,达到88%以上甚至90%,给市场参与者一个心里暗示,即基金加仓空间有限,物极必反,一旦有风吹草动,暴跌即成自然。
这次大盘从2400点爬起来,在度回到2600点,双底的形成也使得公募基金对未来市场的情况感到乐观,仓位的增加直接反应了基金经理的心理预期。在仓位平均水平达到高位之前,市场的风险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股民要抓紧最后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