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重拳整铅蓄电池龙头剩者为王?
据业内人士介绍,铅蓄电池行业此前准入门槛低,企业小而散,许可审查不严,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结构粗放,部分小企业装备和环保设施落后,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差,以低价参与市场竞争,造成产能过剩、市场混乱和环境污染。不过出来混早晚要还的,这种好时光对污染严重的小铅蓄电池企业一去不复返。被淘汰出局的企业,无疑面临的是灭顶之灾,而有望留存下来的“剩”者,则将充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和坐享行业景气的上升。
实际上高污染不等于环境污染,企业只要严格遵循国家环保规定,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污染的。按照美国经验,铅蓄电池的用铅量占全国用量的95%以上,但是铅排放量仅占总排放量的1.5%。2008年美国政府已将铅蓄电池生产从主要铅污染源中排除。可惜,中国的铅蓄电池企业此前不重视环保,这直接招致行业碰到现在的困境。不符合相关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即将被淘汰出局,其生命的大限渐行渐近。业内预期,工信部正在制定的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和回收企业准入条件有望于9月份出台。
污染企业的淘汰未必不是件好事,部分不达标企业的出局必然导致铅蓄电池产业集中度的提高。由于大企业相比之下对于环保设备的投入更高,因而受到的冲击相对更小。而部分企业出局将改善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带来行业景气的上升,留存下来的大企业有望从中受益,并迎来投资机会。大企业将在行业整合中获得继续做大做强的机会,这不论是从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来看还是公司自身实力的增强来说都是双赢的,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势不可挡。短期内阵痛是为了将来走得更远。投资者可重点留意下那些业绩优良,环保达标的铅蓄电池企业,后期存在投资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