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面真空市场趋势不改!
(2008-09-11 09:07:01)
标签:
证券财经a股cpi政策面沪市股票 |
分类: 主战时代 |
*************************************************
在CPI低于市场预期、证监会称新股发行将更慎重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昨日大盘一度上涨40点,走出近期少有的强劲反弹。然而,市场长久积弱的信心使上证综指11时后开始回落,最终收于2150.76点,小幅上涨4.98点,令股民空欢喜一场。
昨日两市仍然有超过千家个股上涨,成交量超过40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有所上升,显示市场交投被利好刺激有所提升。
其中,券商板块受到融资融券朦胧利好刺激,以4.47%的涨幅位列板块涨幅榜首位。紧随其后的是教育传媒、旅游酒店、网络电视、数字电视,4个板块涨幅也超过2%。银行、煤炭石油板块则位列跌幅榜前列,成为昨日杀跌的主动力。
大部分机构认为,昨日小幅反弹属于弱市反弹行情,市场做多人气仍未恢复,建议投资者继续观望。但也有部分机构如广发证券认为,随着政策利好正不断累积,预计大盘后市企稳回升的可能性较大,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价值早已低估的优质成长股。(北京商报 记者
陈洁)
熊出没 人逃散 A股成交比998点时还惨淡
股市谚语"量在价先,先见地量才见地价"。9月9日的上交所公布的成交量是217亿元,占目前沪市的流通市值约3.5万亿元的0.62%,已经低于2005年6月6日沪市跌至最低998点时的占比0.85%。
股市谚语"量在价先,先见地量才见地价"。
9月9日的上交所公布的成交量是217亿元,占目前沪市的流通市值约3.5万亿元的0.62%,已经低于2005年6月6日沪市跌至最低998点时的占比0.85%。
那么,目前究竟是不是底部?距离底部究竟还有多远?对比1999年、2003年熊市时的低迷成交数据,我们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不断被刷新的成交新低,显示市场交投活跃度已经萎缩到极点!
本周二,沪市成交仅有225亿元,创出近两年新低;昨日虽然成交相比有所放大,但仍不足300亿元。而如果从A股历史上来看,特别是与1999年相比,目前成交绝对量并不低;但如果与流通市值相比较,那么目前的相对成交比例也就接近A股历史上的大底部水平了。
成交屡创新低
缩量是指市场极为清淡,大部分人对后期走势意见十分一致。这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后市都十分看好,大多数人买,少数人卖;另外一种是十分看淡后市,造成卖多,却少有人主动买。显然,当前市场背景下,成交稀少属于后者,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成交额不断创出新低。
2008年1月,沪市的月度总成交金额为3.07万亿元,按每月21个交易日估算,平均每天为1464亿元。接下来随着指数不断下跌,成交也不断萎缩。2月沪市的成交总额降到1.42万亿元,随后虽然有所反复,但每月再也没有超过2万亿元。
到今年8月,成交总额已迅速萎缩至7894亿元,平均每天只有375亿元。进入9月,股指重心仍在下移,本周二沪市成交额创出本轮调整以来的新低,甚至比去年单日成交高峰期时半个小时成交量还要少。
最近8个交易日,A股成交总额是2252亿元,平均每天仅有281.5亿元,在市场极度缺乏做多信心的背景下,低迷的成交还会持续下去。
回顾A股交易历史,虽然成交绝对量并不低,但如果考虑到庞大的流通市值,那么目前的成交相对量同历史底部区域相比,就能体现出行情处于极度"虚脱"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