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大负面因素存在 利好如何拯救A股?

(2008-09-08 09:01:16)
标签:

证券

财经

a股

估值水平

美国

股票

分类: 主战时代

美国启动史上最大救市 影响几何?

   美国股市从14000多点跌到11000点,期间多次发布重大刺激性手段救市,包括本次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救市计划,直接接管房地美、房利美;包括前一段时间下达对金融类公司的“禁空令”,这一系列做法虽然没有直接令经济逆转重新走强,但对于潜在危机巨大的美国股市下跌大为减缓,美股从去年次级债危机出现以来,累计下跌总幅度不超过35%!未来美国经济形势和股市形势现在还不好说,但是相比而言,中国股市的无为却着实令人心寒。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美股救市会刺激中资银行股,但我们认为此利好相当有限,原因是中资银行股下跌原本就和其持有的两房公司债券关系不大,市场最早就认为美国政府必定会接收这两家公司所有债券,而中资银行股最终能否走强,与自己的经营发展趋势、中国境内房地产行业走势等有重大关系。目前中国房地产企业断供潮和退房潮闹得沸沸扬扬,对金融类股票和地产类股票打击都很沉重。因此,中国管理层如果没有系统、实际的市场救援方案,金融形势恐怕还会恶化。——主战指标解说

****************************************

    3大负面因素存在放量前现金为王

来源:华讯财经网

    大盘进入九月以来表现依旧疲弱,"阶梯式"下跌局面仍然在延续,每每平台构筑一到两周之后,最终仍然选择向下突破。期间虽然受到某些外部因素刺激,盘中出现反弹,但是日渐萎缩的成交量表明,投资者的利好预期正在逐步减弱,市场的情绪持续低落。笔者认为,在宏观经济减速、大小非难题困扰以及国际股市下跌等多重负面因素叠加影响下,大盘短期仍将维持震荡向下格局,沪指2000点将面临一定考验。
  三大负面因素存在
  首先,目前股市并非由于偶发因素导致下跌,而是在经济减速背景下的正常下跌。在高通胀背景下,企业盈利状况发生恶化,在没有明确的系列振兴经济措施之前,上市公司业绩将进入到下降通道中。虽然最近三个月CPI指数出现大幅回落,但是PPI指数持续走高,企业的盈利空间被压缩,大量的中小企业甚至陷入经营困境。周期性行业如钢铁、有色、煤炭等也将面临景气下降、业绩下滑的局面。
  而企业如果想要走出经营困境,绝非单一政策所能改变的。事实上,能够抵抗经济周期的公司确实少之又少。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向下拐点、企业回报率降低,是股市下跌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也许不应该回避现实,不应该在经济减速背景下期待股市有很好的表现。
  第二,大小非问题的求解过程仍将一波三折,任何通过增加交易难度的解决方案都是徒劳的,唯一有效的方案可能在于增加需求方面的力量。中国证监会9月5日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希望可交换债券的推出有利于促进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协调发展,缓解"大小非"股东资金困境。对此,我们认为,目前"大小非"减持动机是多方面的,既有资金压力方面的原因,也有看淡后市的原因,更有低成本的因素。因此,可交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可能会延缓"大小非"的抛售速度,但是压力后延并非最终解决方案。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接盘"大小非",最终的解决之道就仍将是市场化原则。或者说,当"大小非"已经没有利润之时,也许就是"大小非"停止减持之日。
  第三,大盘在多重负面因素叠加影响下,连续破位下行,2500点、2245点等多重被市场寄予厚望的重要支撑都相继被击破,市场的估值重心逐步下移,继续向国际估值水平靠拢。我们认为,如果市场情绪极度低迷,甚至低于国际估值水平的极端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根据我们的测算,按照15倍的市盈率,同时考虑2008年上市公司15%的业绩增长,对应的是沪综指2040点左右;如果市盈率完全与香港接轨,下降到13倍,对应的指数点位将在1800点以下。当然,是否应该参照港股估值水平市场仍存在分歧。
  放量前"现金为王"
  从当前市场表现看,随着估值重心的大幅下降,投资者已经无法通过行业配置化解风险。不仅景气周期继续向上的医药、煤炭、铁路等个股股价大幅下跌,甚至传统的防御性行业如食品饮料、商业零售等个股的股价也都大面积"塌方"。
  在市场持续向下寻底过程中,投资者的最佳投资策略仍然是"现金为王",抵抗超跌诱惑可能是投资者最需要重点注意的。由于阶梯式下跌方式一旦破位下行,就会套牢一批投资者,从而每个台阶如3000点、2700点、2400点都会形成较强的反弹阻力,为抄底投资者提供的反弹空间相对有限。同时,现阶段我们唯一需要关注的是成交量的变化,如果出现连续放量,沪市成交过千亿元,则可以视为有机构大规模入场;否则就仍需按超跌反弹看待,并且谨慎参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