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落空指数冲高震荡,底部渐明A股成火药桶!
(2008-08-21 09:07:29)
标签:
奥运炒股地震郭晶晶刘翔股票 |
分类: 主战时代 |
利好落空指数冲高震荡,底部渐明A股成火药桶!
昨天的长阳线虽然有可能变成“一阳指”,但并不能对市场失去希望,原因非常简单,这一根“一阳指”和暴跌以来任何一根“一阳指”都有所不同,它几乎在不可思议的角度、以不可思议的手法实现了“霹雳惊雷”式的地对空打击,这其一是表明上档的抛压其实是不堪一击的,市场没能持续大涨的原因无非是场外大量的潜在空头还缺少入市的信心。兄弟们要知道,多空形势现在已经完全转化,怎么讲?持币的人全部都转化为潜在多头,他们只是找一个什么点位、什么时间入市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底部就快要来临,但不知道什么具体的时间和点位,都在等政策转暖的一声炮响!其二是越来越多迹象表明,管理层最后的总攻击信号并未下达,但显然已经在积极、系统、系列的酝酿一系列做多措施,601766中国南车可以被看为一块试金石,它上市的时机,恰恰是选择在大非发生最密集的间隙,非常之诡异,这就是管理层在考验市场的终极承受能力!事实证明,大盘不但承受住了这最强烈的考验,而且还给了空头一个灿烂的耳光!大行情直接启动到是未必,市场即将转暖却已经是现实!大机构契合时机,火线推出《倚天射日》大机构神箭系列,新的征程已经启动,最强悍的出品,赶快来看看大机构将会有什么新的行动。锁定今天节目,招招会有全新惊艳。--主战指标
***********************************************
4·24行情翻版?今日走势分析
继周二"双低"之后,两市昨日低开后却形成极明显的探低劲升之势,市场再次形成全线大涨的壮观景象,成交额随之显著放大。近日颓势也因巨大的阳线被一扫而光。但这根携量长阳究竟说明了什么,或它对大盘近期的影响将体现在哪里呢?
⊙北京首证
筑底难免反复 周阳不如周阴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昨日大幅飙升已初步确认了市场底部,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就是大盘至今的下探低点都已达到波浪调幅。就是说,7月底开始的第5波调整与第1波的百分比跌幅极为接近。通常来说,真实的底部在构筑过程中往往是较为平静的,期间的反复也时有发生,而深综指则一度下穿了以前多年的历史高点,这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也会增加沪市刺穿同期高点的可能。尽管后市是否再创新低都不会改变目前处于底部区域的事实,但在没有强大外力或利好刺激的情况下,大盘就很难形成V型反转。因此,市场以三角形整理最终完成底部的可能也就相对更大些,其中扩散三角形可能最大,下降楔形即高低点以不同速度下移的可能次之,收敛三角形的可能则是最低的。
值得注意的是,两市周三日涨幅均超过7%,这也是仅次于4月24日和2月4日的年内第三大单日涨幅。5日线开始拐头上行构成支撑,周一大阴线也被鲸吞。强势特征因此显得格外清晰。虽说昨日走势颇似4月24日前夕,但两市大盘暂时仍受制于7月初和6月底的低点,而深市上周的下降缺口则至今未补,且每次出现巨大的阳线后,大盘往往会伴随着短期反复现象。市场若要真正扭转近期的颓势,时间很可能仍是必不可少的一剂良药,即十分突兀的大涨难以一举改变弱势运行格局,而在底部构筑特别是末期,周阳线大多不如周阴线的效果。就是说,近日两市继续上攻并触及前期低点后适当回调并使本周形成一颗长下影阴十字星,对近期市场演绎更为有利。
量能疾速翻番 总额仍有欠缺
昨日两市价升量增态势非常明显,成交总额较前还急剧增加了1.1倍,但这却是在地量之后形成的,而绝对水平则依然不足。或者说,周二不足420亿元虽已缩减至历史天量的10%左右,即满足了底部的基本要求,可以周为单位的日均成交却可能因此显得略高一些,某种意义上说,中期底部是否已经铸就也就仍需进一步观察。
尽管昨日量能增幅高居去年以来的第二,即略逊色于印花税降低之日的1.2倍,但查看量能分布可发现,7月后量能出现非常明显的下降楔形,显著放量也是在形态末端产生的,既显示了形态完成的一般运行特征,也预示后市有可能达到1600亿/日的高水平。不过,去年至今,急剧放量特别是倍增后则从未继续放量,而目前水平则仅达到6月量能平台的中心地带,这恰好也是近四周来高低量的0.618反弹位。这就意味着近期量能可能也将震荡回升,尽管短线缩量可能相对更大些。
蓝筹大显神威 热点渐趋明朗
市场之所以强劲上扬,关键就在于蓝筹群体集体走强,其中金融、地产还率先发力,其他板块也不甘落后,券商类个股全部涨停,这对大盘和人气势必会产生相当大的推动作用。由此也得到这样的启示,即只要蓝筹板块整体步入强势,大盘才能够完成底部的构筑,其他板块也才会有更多的表现机会,且无论大盘在短线反复时是否创新低,其中不再创新低的(漂浮在上的前期强势股除外),尤其以群体而非个股面目出现的,极可能将成为后市大反弹的主要热点。也就是说,近期或有的反复很可能将成为甄别强势品种的大好时机。
"2·4行情"的翻版?
⊙信达证券 马佳颖
在技术超跌和朦胧利好等多重因素共振的影响下,市场终于以一根长阳线拨云见日,这是继4·24降税利好后单日最大涨幅。我们注意到,从6124点下跌以来,除了4·24是在降税利好的刺激下沪深两市几乎全线涨停外,2月4日的走势(沪指上涨8.13%位居调整以来单日涨幅第二)和昨日类似。对比这两日上涨背后的因素,相信对于把握近期行情会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首先,技术走势相似。今年1月14日股指结束反弹以后急速跳水,15个交易沪指跌幅超过20%;而现在是从8月8日开始,同样是15个交易日,跌幅同样是20%以上。而且这两个阶段的K线组合几乎如出一辙,前者是调整以来首次触及年线,后者是到了250周和60月的关键点位。从技术上看,出现大幅反弹是情理之中的。
其次,急跌背后的次贷因素。1月下半月的急跌使得沪深两市短短两个星期损失了超过6万亿的市值,8月上半月又有3万亿的市值随着股指下跌而灰飞烟灭,市值损失的幅度分别为20%和15%。但是在如此急速的大幅下跌背后的次贷因素是:1月份美国次贷危机再度爆发,但是世界各国都不清楚次贷究竟会带来什么,会产生多大的损失;到了8月,则发展成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房地美房利美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相继暴露风险,在次贷风暴的席卷下,各经济体都寻找不到可以规避风险的办法。一个是看不清未来发展,一个是看清了但却难以挽救,这凸显出政策面的无奈。
如果从这样两个方面简单对比看,昨日的反弹似乎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乐观的预期,但这两个阶段也有着不同的地方,一些细微的差别也会使得后市的发展有所区别。回想当时的市场环境,提到最多的或者说对市场影响最大的是"不确定性":政策预期不确定,经济走势不确定,次贷风险也不确定。而经历了半年时间的发展,很多问题已经暴露,风险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释放。目前我们不再说不确定,因为大家已经看到了坏的情况出现,而且已经做好了更坏的准备。因此此时对市场起决定性影响的就不再是不确定性而是信心问题了。
此外,和年初相比,现阶段政策倾向有了更加明确的变化。2月3日,央行发布了"关于抗御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指出目前央行最重要的任务是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至于此前曾经反复提及的通货膨胀、经济过热等却只字未提,具体措施主要有利用贴现窗口保证受灾地区充足的信贷供应等等。此条消息促成了2月4日的大幅反弹。从政策取向看,当时只是局限在对文件中字句的分析。而目前宏观调控基调则已经由两防变为了"一保一控"。这是质的变化。
从上述两方面的对比看,我们认为近期的反弹幅度和力度要高于春节前后的反弹,而能否扭转长期下降趋势,则需要进一步的观察。所以在操作策略上,建议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但是仍然要以短线操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