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句老话:“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前门楼子
前门是明、清两代北京城墙的正门,前门楼子是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宣武区、崇文区的交点,北京市的中心标志。
九丈九
前门楼子的高度。
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九是阳数中最大的数字,代表至高无上。皇帝称九五之尊,玉皇大帝住的地方叫九天。九丈九代表之尊至大,只有皇帝的家门才能使用这个数字,其他人盖楼超过了九丈九,要定僭越罪,满门抄斩。传说我家祖上有一人盖的楼房超过了九丈九,被参。族人得到消息连夜拆除,大清皇帝的钦差到我家时,没有找到高楼,我家祖上才逃过满门抄斩的厄运。为了逃避满门抄斩的大祸,盖楼的人从张氏家族家谱中出名,至今老家还有一些姓张的人不在我家族的家谱。
前门楼子真的是九丈九高吗?不是,九丈九只是个吉祥数字。08年奥运会前对前门进行了修缮,古建研究所精确测量得出的数据是43.65米。远远高出九长九。也可能明清时期的尺子比现在的尺子大。
四门三桥
现在看到的前门是两座门楼。人们一般认为南面一个叫前门,北面一个叫正阳门。人们这样认为的理由有三。1.大前门香烟有百年历史了。大多数人最早知道前门是从大前门香烟的烟盒上,大前门香烟烟盒上的图案是南面这座城门楼子。2.前门的南面的正街叫前门大街。3.相对于故宫,南面这座门在前面。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现存的两座门都叫正阳门。因为在北京城城墙的正南面,所以俗称前门。正阳门原来是一圈瓮城,东西南北各有一个城门。前门外是护城河,护城河上有三座桥。正所谓四门三桥。四门三桥是起防护作用的。攻打北京城,先要过护城河。御林军在前门楼子是射箭,使敌兵无法过桥。即使攻克了第一道城门,只是进入了瓮城,还有第二道城门。四门一关,瓮中捉鳖。
民国四年(1915年)北京修建铁路,火车站就建在前门,连接正阳门的城墙及正阳门的瓮城被拆除。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北京修地铁,现在的地铁环城线就是利用了护城河修成的,修地铁时拆除了正阳门前的三桥。现在已经看不到四门三桥的正阳门,看到的是两座孤立的城门楼子。人们误认为这是两座城门,一个前门、一个正阳门。
现在正阳门的两个楼子
四门三桥五牌楼,五牌楼是什么呢?我小时候只知道五牌楼是地名,老北京人称前门为五牌楼。后来知道,正阳门前面过去真的有一座五个门洞的牌楼。四十年代,前门大街通了有轨电车,由于通车的需要,将五牌楼拆除。2008年奥运会前夕,重修前门大街并将前门大街改为步行街,五牌楼又重新回到前门。重建的五牌楼是钢筋水泥结构的,只是和过去木质的五牌楼形状相似,依稀可以看到当年风采。
08年新修的五牌楼
都知道北京城有九个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外城还有三个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除了德胜门完好保留以外,其他城门楼子只能在老照片里看到。(河北省香河县天下第一城中有仿建的老北京各个城门)。看到这些老照片和天下第一城仿建的老北京城门,就会感觉这些老城门和现在见到的前门楼子风格并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不是老照片有问题,也不是天下第一城仿建的老北京城门不像。而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前门楼子不是原来的。
明清两代的前门楼子已经不存在了。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在前门外的天坛架起大炮,炮轰前门,前门楼子被彻底轰毁。次年“皇帝回銮”,皇帝进出北京必须走正门。时北京城的正门是一片废墟,这让慈禧和光绪皇帝释放难堪。于是令北京“扎棚匠”在城楼上搭起“假牌楼”。皇帝体面的回到北京城,这一载入耻辱史册的“照片”反而激发了中国人,一定要重修前门楼子。
1912年中华民国定都北京,首都的大门是一摊废墟,是中国人无法忍受的耻辱。1915年辛亥元勋黎元洪出任中华民国总统,令朱启钤主持的重修正阳门。朱启钤当时任黎元洪政府的内务总长兼北京市政督办(相当于市长)。当时国民反对复辟的情绪很高。按照原样重修正阳门有复辟大清国之嫌。北京城由不能没有城门,于是,朱启钤采用德国工程师罗斯凯格尔的设计方案:在箭楼增设混凝土仿汉白玉护栏,瓮城拆除后,在箭楼两侧添砌南北向新墙二幅,全用旧砖砌筑,并在其东、西新墙增设欧式浮雕(华盖式造型)各一尊,箭楼东西两面增筑悬空月台二座。大前门香烟的图案,就是罗斯凯格尔改建正阳门箭楼的外观图。
反正宣统皇帝也退位了,不按原样修建也至于获罪。
中华民国首都有了大门,但这个大门不是明、清两代的北京城大门。而是德国人设计的,具有西洋风格的大门。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前门楼子。
现在城墙都没有了,前门已经没有军事防卫作用。只是北京城的标志,起一个地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