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和园为什么叫颐和园?

(2013-10-14 09:31:13)
标签:

三山五园

分类: 旅游天地

   颐和园为什么叫颐和园?颐,颐养天年,和,心平气和,颐和园,退休老人养老的地方。晚年的慈禧,答应光绪皇帝亲政,自己退休养老不再干预朝政,才为慈禧修建的颐和园。光绪皇帝支持戊戌变法,触动了老臣的根本利益,慈禧发动政变,重新“训政”,将光绪软禁在颐和园,颐和园才变成了皇宫。

   颐和园慈禧养老的地方叫乐寿堂。李莲英住的地方叫永寿斋。

 

乐寿堂:

     乐寿堂原为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期的清漪园建筑,本是乾隆为母亲孝圣宪皇后要过六十岁生日所建。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七年(1891)重修,供慈禧养老。“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

http://s3/mw690/50cae658tx6DpBsw8im72&690
   

    从水木自亲殿进入大院,即刻见到一块巨石放置在汉白玉石座之上,这块大石形状像灵芝,上面有乾隆皇帝的亲笔“青芝岫”。

   http://s7/mw690/50cae658tx6DpHdjJYie6&690

    院内还有两块奇石,故事不详。
 

    院中除了种植玉兰外还有海棠树和牡丹花,牡丹又名富贵,寓意为“玉(兰)(海)堂富贵(牡丹)”。寓“玉堂富贵”之意。现在邀月门前一株玉兰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

http://s14/mw690/50cae658tx6DpDSEBI13d&690

 

    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

http://s5/mw690/50cae658tx6DpBzWWEI44&690

http://s8/mw690/50cae658tx6DpHBzDTNb7&690

      乐寿堂是慈禧的住所

http://s2/mw690/50cae658tx6DpENVjO171&690

http://s7/mw690/50cae658tx6DpE8kRcG86&690

     水木自亲殿是乐寿堂的正门,面阔五间,坐北朝南,面临昆明湖。该殿为穿堂殿,前后有廊,歇山式屋顶。两侧围墙上镶嵌什锦窗。前殿水木自亲前原有两件乾隆款铜双环尊,现仅存石几。现在水木自亲殿是皇家电话展室。

   http://s11/mw690/50cae658tx6DpFP7ZZ85a&690

    水木自亲殿之前可以见到高高的吊杆,这叫龙灯杆或探海灯杆,相当于现在的电线杆子。始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灯杆是双木柱,上绘金色云龙,上托半圆形透雕龙纹的镀金铜梁,两个龙纹奉着一颗红色铜珠,铜珠下有滑车。这个灯杆到了晚上太监会用滑车在龙灯杆上吊起一架特大的汽灯,照明范围向西可达排云殿,东到德和园,向南到玉澜堂和昆明湖。1900年被八国联军所毁,1902年修复时换新。1989年重新恢复原样。龙灯杆顶部铜铸雕饰为清代原物。
      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德和园及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
     一百多年前的今天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当年慈禧从紫禁城到颐和园都是乘船。从中南海上床,经北海、什刹海,出西直门,经高粱河到紫竹院下船,在万寿行宫(万寿寺)烧香礼佛,然后再乘船直达昆明湖南湖岛,在龙王庙烧香拜佛后乘船直到乐寿堂码头。
    现在西直门和紫竹院都有码头,游客可以乘船到颐和园。
    乐寿堂总体建筑结构是前后两进,东西都有跨院的大型四合院。院中正殿就是乐寿堂,东西两侧有配殿,后院为9间的后照殿。东跨院叫永寿斋,是李莲英的住处。西跨院叫扬仁风,是一所小型的皇家园林。

   乐寿堂现在是单层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两间,前出抱厦五间,后出抱厦三间。

 

    东配殿:面阔五间,殿前游廊,为穿堂殿,向东到永寿斋的前院,并通向宜芸馆的后院。匾额“舒华布实”。

    http://s14/mw690/50cae658tx6DpI6h6Q5cd&690

    西配殿:建筑同东配殿,匾额“仁以山悦”。东西配殿为入值侍奉慈禧太后的福晋、格格、命妇的休息场所。

http://s1/mw690/50cae658tx6DpIg7Ugoe0&690

    乐寿堂的后罩殿面阔九间,前面有游廊。这里在清漪园时陈设众多文物。光绪时期,殿内为慈禧太后储藏珠宝,多达3000箱。现为库房http://s12/mw690/50cae658tx6DpIzLTZhab&690

永寿斋

    向东的小门通向东跨院永寿斋。

    永寿斋的斋,意思就是重要主体建筑的附属建筑结构,起到点景,陪侍的作用。永寿斋是乐寿堂的东跨院,前后两个院落,前院落东西分别通向宜芸馆和乐寿堂,正南临湖,但没有设门。后院实际有前后正房各五间,之间东侧有配房。西侧没有配房但可通过一个垂花门连接乐寿堂后院。

   进入永寿斋,迎面一座木质影壁,影壁后是前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前后出廊,但没有抄手廊。

http://s4/mw690/50cae658tx6DpXX4sWD93&690

   后房就是内务总管李莲英的住所。

http://s16/mw690/50cae658tx6DpY1MTH91f&690    永寿斋东侧厢房:西侧没有厢房,只是一座垂花门(我站立的地放),连接到乐寿堂的后院。

   乐寿堂向西的小门通向西跨院扬仁风。
 
   在颐和园的西跨院扬仁风的前院中,正西就是长廊的东端入口——邀月门。该院中长廊游廊连接乐寿堂与邀月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