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景》教案设计

(2021-04-26 09:12:00)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反思之心得

无锡景》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第5单元

课题:

无锡景                1、新   课   导   入        (5分钟)

二、课型:            2、 2分钟)3、聆听感受音乐哼唱(7分钟)

  唱歌课              4、分析歌谱中出现的音乐记号  5分钟)

课时:                5、填      词                5分钟)

 1课时                6、学唱第二、三段歌词。      7分钟)

教学目标:             7、拓                    7分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    结:                2分钟)

       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 通过学习江南民歌和民间音乐,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从视觉、听觉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学唱时采用欣赏法、跟唱法,加强体验, 以乐动情,引起学生热爱江南,热爱江南音乐。

知识目标:

       1.学习歌曲《无锡景》,能用亲切、柔和的语调把江南民歌旋律优美、娇甜软腻的特点唱出来。  

       2.了解江南人文地理及江南音乐的特点。能用歌声表现歌曲的基本风格和情感。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无锡景》,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

教学难点:

     装饰音和无锡方言。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聆听感受法  教唱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 多媒体课件等。

教材分析:

《无锡景》是一首江南民歌,清末就已经流行于江南一带。其旋律曲折婉转、清丽流畅、优美动听,歌曲具有分节歌的特点。歌词描述了无锡的历史名胜和风土人情,呈现出一幅幅浓郁的江南水乡画卷。歌曲为五声宫调试,起、承、转、合的结构,四乐句落音分别为“1  5  3   1 ”,旋律趋于下行。乐句、乐节的句逗处,常用“呀”、“末”等语气衬字,再加上吴侬软语的方言因素,词曲结合紧密,听起来亲切柔和、耐人寻味。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5分钟)

 l、欣赏感受,初体江南

     学生听着江南的民歌走进课堂。师生问好。(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音乐的殿堂!有一首歌,很好听,你们想听听吗?

生:想。

 师:那好吧!老师就为大家来唱这首歌,不过啊,我要求大家在听的时候,思考这首歌是属于我们国家哪个地方的?歌曲有怎样的音乐风格?

   生:听老师歌唱《无锡景》并思考音乐的风格特征。

a:北方地区的音乐还是江南地区的音乐?

b:音乐是委婉、柔和的还是粗狂豪放的?

师:大家说的太棒了!一曲具有浓郁的江南民歌风格的歌曲,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笔下“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样的美景。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江苏民歌《无锡景》,《无锡景》是一首以吴语方言演唱的江南民歌,俗称《侉侉调》。属于典型的江南小调。(出示课题)

三、小调  2分钟)

那么什么是小调呢?

小调:又称小曲,是我国民歌的重要体裁之一。流行于城镇和集市的民间独唱、对唱或歌舞小曲。小调题材广泛,旋律流畅细腻,富于变化。常用衬词衬句扩展音乐结构,加强情感表达。

了解了小调,下面我们来学习歌曲。

三、教唱歌曲、层层深入

(一)聆听感受音乐 7分钟)

 师:首先我们先来欣赏一遍《无锡景》

   同学们带着几个问题来欣赏:

(1)歌曲介绍了江苏名城无锡的哪些特色?

2)用了哪些语气衬词?

师:我们聆听完了,那么歌曲介绍了江苏名城无锡的哪些特色?

生:有梅园、惠山、天下第二泉等等,同时还了解了无锡的特产,泥人,真是美不胜收.

多用语气衬词“呀”“末” “那”

(二)学习歌曲

: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呢,我们来看看歌曲什么调,几拍子的。

师:歌曲降B大调,拍号是2/4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强、弱(用一种律动的形式来表现这种强弱关系,比如,用拍手表示强,拍肩表示弱,现在请同学们来试试看,请跟范唱,轻轻的哼唱,哼鸣时要注意,表情放松,面带微笑气息连贯流畅,声音柔和圆润,好,听……

1、跟范唱哼唱旋律

师:大家唱的很好,我们把第一段试着用“lu”唱一遍

2、用lu唱

师:很好!同学们唱的很认真,在唱的过程中,有没有感觉有不好把握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找出它,解决它。

 3、分析歌谱中出现的音乐记号  5分钟)

师:首先看到有很多的连音记号,说明旋律要唱得连贯流畅。

师:尽管要求唱得连贯流畅但歌谱中却出现了很多附点节奏,附点节奏一般是体现欢快跳跃的特点,那么在这里表现为柔和中带着俏皮,犹如轻打的鼓点,更体现江南民歌的细腻秀美,还有两个切分节奏也来强调一下,前后唱得短而轻,中间唱得强一些。

师:我们再来看看歌曲里面有几个小音符,这是民歌中非常常见的装饰音,上波音,前倚音也要唱得短而轻。

4、教唱曲谱

师:好,解决了歌曲的难点部分,现在跟老师把歌谱唱一唱。  (第一遍)

请同学们再跟老师演唱歌曲的旋律,感受旋律委婉细腻的特点。 (第二遍)

 5、填词  5分钟)

过渡语:《无锡景》的旋律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江南韵味,一首好的、成功的歌曲,离不开词曲的完美结合,那么歌词又是怎样体现江南韵味的呢?请大家看歌词。

提问:歌词是怎样体现江南韵味的呢?有哪些词?同学们看歌词中有哪些方言呢?

  * 学生回答:出现了方言“唱拨拉”、“细细道道”、“靠拉笃”……

;歌词中采用了很多无锡的方言,有惬意、靠勒笃、“唱拨拉”、“细细道道”、因为这是无锡的老百姓自己传唱出来的歌曲所以采用口语化的歌词唱起来更加亲切。

 6、学唱第二、三段歌词。5分钟)

师:同学们这么棒,把一首《无锡景》掌握的这么好。同时,我也相信你们一定也感受到了江南小调的委婉细腻,说说它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赞美了无锡的景色,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那我们就带着这种热爱之情,再次完整演唱全曲。

7、学生展示  完整演唱  分组演唱  男女演唱   打节拍强弱演唱

四、拓展7分钟)

 师:你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也想唱一段了,接下来请同学们来听老师唱一段。

  1、欣赏方言。2

 欣赏方言版《无锡景》?老师唱的和同学们唱的有什么不同?(旋律相同,歌词相同,老师是用方言演唱的,你们是用普通话演唱的!

那同学们想跟老师学学方言演唱吗?接下来跟老师用方言唱!

2、学唱方言3

  同学们唱的很好,无锡的歌手也想一展歌喉,表达内心的赞美,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听听她的演唱。同学们听听她和我们今天学唱的有什么不同?

3、品味方言 2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跟我们学的这首《无锡景》有什么不同吗?    

生:旋律相同但歌词不同,而且还是用方言来唱的。
师:这是民国初年传唱的《无锡景》,那时的无锡城只是一座古朴的小城,我们刚刚学唱的是解放后传唱的《无锡景》了,那么无锡发展到现在有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们来看看------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时候也看了不少景致,其实,无锡现在的美景真的是太多了。看了这么多美景,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师: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现在的无锡城是一座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五、小结:(2分钟)

     一曲《无锡景》唱出了无锡人对家乡的热爱, 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地区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它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语言特点、思想感情、历史文化等等。江苏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锦绣江南的风貌,表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让我们以后多去接近和了解江苏的民间歌曲,请同学们回家后搜集更多的江苏民歌与家人和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无锡景》

                                                        江苏民歌

1、切分节奏:x x x | x x x|….

          2、上波音:“ ﹋”

          3、倚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