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骆驼》教案设计
(2017-03-09 16:00:2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反思之心得 |
《小骆驼》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准确演唱歌曲《小骆驼》,并且能用打击乐器和歌声表现出不同情绪的小骆驼。
2. 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参与音乐实践,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音乐形象
3. 认识八分休止符,能准确唱出有八分休止符的旋律。
教学设想:
《小骆驼》朴实、口语化的歌词生动地描绘了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意志坚定而又乐观向上的小骆驼形象。我在教案的设计当中加入了风声、驼铃声、驼队的脚步声,并且把呼吸训练、发声练习、节奏练习融入到里面,同时又把它们结合起来营造了一个沙漠的场景,以打击乐器为载体,用简单而易学的伴奏型来表现。歌曲的处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辨别,老师引导,将歌曲的结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伴奏与演唱两种形式来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最后收获成功的小骆驼带着清脆的驼铃声渐渐远去,让学生进行创新与拓展,将一首歌曲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表现。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音乐的理解与表现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歌曲的演唱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表现能力,但在和打击乐器的伴奏和配合上还有很大的难度,还要多多参与练习,才能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现与理解上多一种途径。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演唱歌曲《小骆驼》,并且能用打击乐器和演唱两种方法来表现歌曲情绪。
2. 体会和认识八分休止符在旋律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PPT、沙锤、碰铃、 双响筒、单响筒、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2.
二、沙漠场景
一)
1.
2.
3.
4.
5.
二)
1.
2.
3.
4
5.
6.
7.
三)
1.
2.
3.
四)
1.
2.
3.
(这部分的课件出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更加准确的来学习节奏,特别是最后的沙漠场景的节奏总谱,各声部的交叉重叠,让学生对音乐有了一个初步的立体感受,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相互配合的重要。)
三、新歌教学
一)整体欣赏。
1.
2.
3.
二)歌曲学习与处理。
1.
2. 有位朋友告诉老师它说不是这样一只小骆驼应该是这样一只小骆驼:老师继续范唱,出示乐谱二),你们觉得应该是哪样一只小骆驼呢?为什么?(板书:活泼自信、乐观向上)
3.
提醒老师的这位新朋友是谁呢?我们来听听它的自我介绍(课件播放)学习读谱知识:八分休止符。(板书:0
(课件配有声画,调皮的八分休止符的进入让学生倍感新奇,抓住学生的喜好,让学生更有兴趣来认识学习它。)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活泼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定、勇往直前;收获成功、轻盈跳跃;课件的出示简洁直观的体现了小骆驼的音乐形象。让学生一目了然。)
四、歌曲整体表现
1.
2.
3.
(立体的总谱的出示让学生养成看谱习惯,自己的声部一目了然,给学生在歌曲的表现中以提示,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完整表现的想象空间。)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八分休止符)我们碰见它要…(停半拍)。我们还学会了《小骆驼》这首歌曲并且还会用打击乐器来表现歌曲的情绪。你觉得小骆驼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是你要学习的呢?对,我们要做一个乐观向上、活泼自信的小学生,碰见困难要意志坚定、勇往直前,成功就一定会属于大家!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