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 方 戏 曲 欣 赏(课案)

(2011-02-07 11:41:00)
标签:

教育

原创课案

文化

分类: 教学反思之心得

地 方 戏  曲 欣 赏

 

本课是本人原创自编的,请专家们帮帮忙提好的建议啊!

 

课型:欣赏活动课

教学年级:六年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地方戏的不同剧种,并理解其唱腔特点与产生地方戏的地域的文化背景有关,能学唱喜欢的地方戏选段,背唱其中几句有特点的唱腔。    
2、能积极参与地方戏曲的听赏活动和表演实践,提高综合表演能力。
3、激发学生对地方戏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在听赏感受和参与表现中体验地方戏曲的魅力,从而喜爱地方戏曲。
教学难点:
花鼓戏、黄梅戏、和豫剧、越剧的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在戏曲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中各地很自然地产生的各具特色的戏曲,称为地方戏,如豫剧、越剧、黄梅戏等。这些剧目使用了当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本课就是以凝聚着地域民风习俗的地方戏为主题的,由花鼓戏《叫道童》、黄梅戏《对花》、豫剧《谁说女子享清闲》、越剧《我家有个小九妹》、四首戏曲组成。
《叫道童》是花鼓戏《站花墙》选段小姐王美蓉和小生杨遇春对唱。歌词简短,剧情为书生杨遇春,家境败落,执婚约投亲,岳父欲昧婚事,拒不相认。未婚妻王美蓉闻知,带丫环梅香花园遣闷。巧逢杨遇春化缘到此。二人墙头相会,互诉衷肠。
   《对花》是黄梅戏《打猪草》选段男女对唱。该剧逗趣的衬词和活泼的曲调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极具感染力。黄梅戏在湖北较为流行,相信不管是听赏还是学唱表现,学生都会对此剧产生亲切感。
  《谁说女子享清闲》是豫剧《花木兰》选段。从唱词可看出《谁说女子享清闲》是花木兰在军中所唱。这一唱段刻画了花木兰豪放坚毅的性格和女性的柔情。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选段曲调耳熟能详,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家有个小九妹》是越剧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经典唱段。该唱段是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所唱,她在路上对送自己回家的梁山伯暗示自己的身份和情感,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感情真挚。
   学习各地域的音乐文化,获得对民间音乐的感知,激发对地方戏的热爱是本课的主要任务。本课将通过听、唱、念、做、打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感受地方戏的美。

(从形式方面来看,中国戏曲在表演方式上讲究四功五法。所谓四功,就是唱、做、念、打四种表现方法:五法是指手法、眼法、身法、发法(头发)、步法。在演一出戏时,如何运用手式、如何运用眼神、身体如何动作、头发如何甩动、步子怎样走,都是有讲究的。连怎样表现人物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感情,也全都提炼美化成一套完整程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激趣

互动激趣一:

学生听姚婷《休书》前一小段音乐导入。

师:这首歌曲和你们平时听的流行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生:歌曲里面有戏。

师:那你们在生活中或者电视上看过戏吗?(看过的请举手)。

生:。。。。。。

师:我想没看过戏的同学,从我们的很多流行歌曲里已经听到过了!像《北京一夜》及我们刚才听的这首《休书》等等现在的很多流行歌曲里都参杂了戏曲的音乐元素。

师:谁知道戏曲里主要的行当有哪几种?

 

互动激趣二:

(师出示课件行当图片)

 生: 小生  老生(又名须生)  武生
    旦: 正旦花旦武旦老旦 彩旦
    净:花脸
    丑:(喜剧角色)文丑(除武术外)  武丑

师:各个省的地方戏曲都有哪些呢?看看谁对戏曲知识了解最多!

                                 浙江——越剧
                                     江苏——昆曲
                                     四川——川剧
                                     福建——闽剧
                                     河南——豫剧
                                     陕西——秦腔
                                     安徽——黄梅戏、

                                  湖北——花鼓戏

除了湖北有花鼓戏,湖南花鼓戏在我国也是非常有名的!

师: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大家一定迫不及待的想欣赏了吧?你们作为湖北人会先选择欣赏哪个地方的呢?!

生:湖北花鼓戏!

师:跟我选的一样!湖北花鼓戏在我们潜江也叫潜江花鼓戏!在欣赏之前,我先问问大家!你们看过《星光大道》吗?你们听过毕福建毕老爷吗?我曾经就很光荣的登过北京央视毕福建主持的《星光大道》栏目的舞台,在“家乡美”这一环节展示了我们潜江花鼓戏。一起来欣赏吧!你们看看我演的什么行当?剧情讲的是什么?

生:老师演的是小生。

师:你们听出剧情的大概了吗?

生:... ...

师:老师唱的这段戏是我们潜江花鼓戏站花墙选段小姐王美蓉和小生杨遇春的对唱。歌词简短,剧情说的是书生杨遇春,家境败落,手执婚约来投亲,岳父想悔婚,拒不相认。未婚妻王美蓉闻知,带丫环梅香花园遣闷。巧逢杨遇春化缘到此。二人墙头相会,互诉衷肠。

师:在听赏的时候有没有同学注意小生和小姐的演唱表演动作?在戏曲的表演方式上讲究四功五法。所谓四功,就是唱、做、念、打四种表现方法。五法是指手法、眼法、身法、发法(头发)、步法。

师:我这个小生角色身上有几种表现方法?生:(唱、手法、眼法、身法、步法)

    小姐运用了几种表现方法?生:(唱、手法、眼法、身法)

师:花鼓戏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能够跟着唱最好啦!实在不会唱就表演其它表现方法!(请同学们起立,凳子放在桌子底下)。

小姐:叫道童!

小生:小姐有何话言?

小姐:家住何俯何洲哪县?

小生:家住湖广应山城西关!

小姐:一双爹娘可康健?

小生:遭不幸,二爹娘,命丧黄泉。

小姐:听说是啊。。。二爹娘。。。

小生:小姐落泪,似有情啦,伊呀诶。

 

好!刚才体验了一番我们湖北花鼓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安徽的黄梅戏吧!

二、 新课教学

4.走近黄梅戏

(1)说

教师介绍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2)听

A.学生听赏《对花》品味黄梅戏的唱腔。

师:它的唱腔有何特点?你认为它有哪几种表现方法?请大家来表演,然后说说你表演出了几种?

B.学生听赏《天仙配》、《刘海砍樵》,辨识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剧种。

说明:黄梅戏和花鼓戏在湖北较流行,鼓励学生用本地方言练唱,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1.走近豫剧

学生安静的欣赏河南豫剧《谁说女子享清闲》

 师:这段唱词是谁唱的?

 生:花木兰唱的。

 师:花木兰是男子还是女子?

 生:女子!

 师:这一唱段她唱出了怎么的味道?

 学生回答,能答出豪爽即可。

 师:花木兰这一角色属于哪种行当?

学生回答,师引导学生了解花木兰前后属“旦”,在军中属“武小生”。

 

2.走近越剧

师:下面来听听另一个女扮男装的人物的声腔有何特点,辨辨她属于哪种行当。

(1)听

越剧《我家有个小九妹》(梁祝考证出10处起源地: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曲阜、甘肃清水、等等),学生听赏并分辨剧种。

(2)说

师:祝英台的声腔和花木兰的声腔比较,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能答出越剧有清丽细腻的特点即可。

师:祝英台这一角色属于哪种行当?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小生。

说明:在“走近豫剧”和“走近越剧”这两个环节中,注重了辨识人物的行当,一来可以巩固已学的戏曲知识,二来便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剧种的艺术风格。

 

3.体会南北戏曲不同

(1)再听《谁说女子享清闲》和《我家有个小九妹》。

(2)师:两首曲目的伴奏乐器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能听出《谁说女子享清闲》中有鼓,《我家有个小九妹》中有弦乐即可。

(3)课件出示豫剧、越剧常用的乐器图片。

师:豫剧以哪类乐器为主?越剧以哪类乐器为主?结合两类剧种的艺术特色,想一想为什么会是这样?

学生回答。

(4)听赏《穆桂英挂帅》片段和《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学生辨识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剧种。

说明:通过听唱、辨伴奏、看装扮,进一步了解豫剧和越剧的特点,也益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其它地方戏剧种的基本知识。

 

5.师用课件出示下面图表,巩固

 

 

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流行于黄河、淮河流域

豫剧的声腔,有的高亢活泼,有的悲凉缠绵

板胡、板鼓、二胡等

 

所用方言及流行地区

伴奏乐器

艺术特点

传统曲目

鼓戏

流行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省,各地方言念唱

以花鼓为主

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清新可亲

《站花墙》、《刘海砍樵》等

 

黄梅戏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等地

 

以高胡、锣鼓为主

 

唱腔委婉动听,表演朴实优美,生活气息浓

《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等

由传入河南的山峡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流行与黄河、淮河流域。

板胡、板鼓、二胡等

豫剧的声腔,有的高亢活泼,有的悲凉缠绵

《谁说女子享清闲》、《穆桂英挂帅》、《白蛇传》等

 

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地。

板鼓、主胡、胡琴、琵琶等

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越剧唱腔委婉、表演细腻抒情优美厚 《我家有个小九妹》《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三、延伸拓展

1.戏曲联唱 

师:下面我们来一个戏曲联唱!将今天学的表演方法表现出来,也可以跟着屏幕上的演员模仿!

2.师总结

大家表现得非常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民族音乐在世界上好评如潮。作为中国人,让我们来听地方戏曲,唱地方戏曲,爱地方戏曲吧!

播放地方戏曲音乐离开音乐活动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1你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