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方 戏 曲 欣 赏(课案)
(2011-02-07 11:41:00)
标签:
教育原创课案文化 |
分类: 教学反思之心得 |
地 方 戏
本课是本人原创自编的,请专家们帮帮忙提好的建议啊!
课型:欣赏活动课
教学年级:六年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地方戏的不同剧种,并理解其唱腔特点与产生地方戏的地域的文化背景有关,能学唱喜欢的地方戏选段,背唱其中几句有特点的唱腔。2、能积极参与地方戏曲的听赏活动和表演实践,提高综合表演能力。
3、激发学生对地方戏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在听赏感受和参与表现中体验地方戏曲的魅力,从而喜爱地方戏曲。
教学难点:
花鼓戏、黄梅戏、和豫剧、越剧的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在戏曲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中各地很自然地产生的各具特色的戏曲,称为地方戏,如豫剧、越剧、黄梅戏等。这些剧目使用了当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本课就是以凝聚着地域民风习俗的地方戏为主题的,由花鼓戏《叫道童》、黄梅戏《对花》、豫剧《谁说女子享清闲》、越剧《我家有个小九妹》、四首戏曲组成。
《叫道童》是花鼓戏《站花墙》选段小姐王美蓉和小生杨遇春对唱。歌词简短,剧情为书生杨遇春,家境败落,执婚约投亲,岳父欲昧婚事,拒不相认。未婚妻王美蓉闻知,带丫环梅香花园遣闷。巧逢杨遇春化缘到此。二人墙头相会,互诉衷肠。 《对花》是黄梅戏《打猪草》选段男女对唱。该剧逗趣的衬词和活泼的曲调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极具感染力。黄梅戏在湖北较为流行,相信不管是听赏还是学唱表现,学生都会对此剧产生亲切感。 《谁说女子享清闲》是豫剧《花木兰》选段。从唱词可看出《谁说女子享清闲》是花木兰在军中所唱。这一唱段刻画了花木兰豪放坚毅的性格和女性的柔情。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选段曲调耳熟能详,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家有个小九妹》是越剧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经典唱段。该唱段是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所唱,她在路上对送自己回家的梁山伯暗示自己的身份和情感,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感情真挚。 学习各地域的音乐文化,获得对民间音乐的感知,激发对地方戏的热爱是本课的主要任务。本课将通过听、唱、念、做、打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感受地方戏的美。
(从形式方面来看,中国戏曲在表演方式上讲究四功五法。所谓四功,就是唱、做、念、打四种表现方法:五法是指手法、眼法、身法、发法(头发)、步法。在演一出戏时,如何运用手式、如何运用眼神、身体如何动作、头发如何甩动、步子怎样走,都是有讲究的。连怎样表现人物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感情,也全都提炼美化成一套完整程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互动激趣一:
学生听姚婷《休书》前一小段音乐导入。
师:这首歌曲和你们平时听的流行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生:歌曲里面有戏。
师:那你们在生活中或者电视上看过戏吗?(看过的请举手)。
生:。。。。。。
师:我想没看过戏的同学,从我们的很多流行歌曲里已经听到过了!像《北京一夜》及我们刚才听的这首《休书》等等现在的很多流行歌曲里都参杂了戏曲的音乐元素。
师:谁知道戏曲里主要的行当有哪几种?
互动激趣二:
(师出示课件行当图片)
师:各个省的地方戏曲都有哪些呢?看看谁对戏曲知识了解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