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文转换之漫画》--转

(2011-11-28 09:30:02)
标签:

杂谈

分类: 考点突破

历练自己,提升自己

                   ——《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反思

武陟县第一中学    孙蕊

     1115日中午接到学校语文大组长李明路老师的通知,18日省市专家来我校调研,要求我代表高三语文组作课。两天半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我必须全力以赴。

     期中考试刚刚结束,我们正在评卷,考前进行过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复习,接下来轮到图文转换专项复习。可是,对于参加工作三年多的我来说,这个专项确实很不好驾驭。我没有退路,唯有迎难而上。

     两天半时间里,我从课堂切入点到授课思路,从课堂导语到漫画选取,从过渡语言到课件设计,从词语选用到课堂评价,咨询了学校的多位老师。李明路老师嘱咐我,图文转换专题里面,漫画是重头戏,要选取这个作为切入点;苗德朝老师告诉我,备课之前,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然后再选取合适的漫画;冯红霞老师听过我的课后,首先肯定我的导入新课思路,又指出我在课堂上评价语言应该改进,给学生多一些鼓励;韦忠老师、赵慎龙老师、徐安龙老师多次鼓励我;苏静老师、金光、晓伟、常红霞、李娜给了我很多建议;在拓展班的杨明侠老师也打电话,询问我准备情况,亲切幽默,但是里面全是鼓励……感谢你们!

18日上午第二节,我终于走上讲台。四十五分钟时间里,我完全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授课,没有出现异常情况。虽然我准备很认真,但是时间太紧,自己经验又不足,出现了很多问题。课后,省教研员丁老师、市教研员党老师和全市各示范性高中老师坐在一起,认真评课。专家老师们高屋建瓴,对这节课提出了很多看法,并对我以后的工作进行了指导。下面细致陈述我的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完全按照高考大纲要求。考纲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概括图表内容点,理解并传达图表所蕴含的信息。近年的高考语文命题,也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能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本节课重点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漫画、解读漫画,并探究漫画作文的写法,所以教学目标完全符合要求。

二、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学生学过后能够在头脑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节课由学生最熟悉的《大扫除》画面导入,找出侧重对象和隐含信息,引出漫画。然后介绍漫画,了解考查形式,之后通过漫画《等待》和《大树的爱》分别学习如何说明漫画内容和如何揭示漫画内涵,并在学习后做小结。在牛刀小试部分通过漫画《砍》练习说明漫画内容和揭示内涵。最后运用刚才所学习的方法探究漫画作文。课堂上每学习一个方面,都做小结,让学生及时总结,并且又让小试了牛刀,基本能够做到串点成线、穿线成面、组面成体。

三、本节课基本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指导。在说明漫画内容、揭示寓意、牛刀小试部分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通过学生回答,我及时进行点评。另外,课堂上多次预设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再进行归纳总结,达到举一反三之效。

四、方法细致、有条理,可操作性强。课堂上通过两幅漫画的学习,学生能够思考总结出具体的思维方法,再进一步地指导实践。在课件设计上,都有“审读画面”,清晰,条理,一目了然。

     课程设计虽然细致谨慎,但是仍有不少疏漏之处:

    一、选取的漫画内容单薄,都是批判性的,应该有颂扬方面的漫画。在介绍漫画时候,已经告知学生漫画目的是批评讽刺或颂扬某些人或事。但是自己所选取的漫画全部都是批判性的,显得内容单薄,学生也不能更全面地了解漫画。课堂设计应该兼顾到各个环节,必须精挑细选授课内容,达到全面、典型的要求,最大化的提高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二、在审读画面和选取漫画时,没有从多角度入手。漫画《大树的爱》可以从大树角度考虑,父母过度溺爱、呵护孩子,阻碍孩子成长。但是,也可以从小树角度考虑,孩子应该学会独立自主。另外,在探究漫画作文时,选材不好。我所选取的漫画仅能从漫画上人物入手,不符合高考找准角度、找好角度要求。

    三、没有把握好课堂生成点,。教学目标是说明漫画内容,但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候,多是描述。我自己也忽视了二者的区别。实乃一大遗憾!我由于在平时教学中很少遇到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所以忽视了其特征,在教学课堂上出现这个问题时候,也就没有及时把握机会,纠正学生的不正确认识。作为一名高三老师,在这里认真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多方面学习,最大化地扩充自己的知识,以便在课堂上及时把握课堂生成点,把问题解决彻底。

    四、在学习过方法之后,没有真正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学习知识就是为我所用,但是在本节课中,小试牛刀部分,我没有真正放手,而是仍旧按照刚才的思路,引领学生学习。在课堂上,学生永远是主体,老师不可以替代。特别是我们高三复习中,更多的应该是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以便及时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五、课堂语速过快,没有顾及到学生的接收情况。平时自己上课已经习惯这种语速,所以学生听课必须精力高度集中。各位老师给我提出这个意见,我一定会高度重视。

    工作三年多来,我多次向老教师学习,从具体知识到文本宏观把握,从课文内容到课程设计,从课堂举止到板书设计,都得到了我们武陟一中语文组多位老教师无微不至的教诲。在多次市语文教研会上,党老师给我们的指导更是高屋建瓴,及时为我的教学指明航向。青年教师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一定会一如既往地学习,多思考,多总结,争取更多的机会历练自己,提升自己!

附《图文转换之漫画》教学设计:

 

图文转化漫画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的特点,熟悉高考漫画题型,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会观察漫画,解读漫画。

2、指导学生说明漫画内容,提炼漫画的寓意。

3、探究掌握漫画作文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能够根据漫画内容和寓意探究漫画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  小组合作探究  点评  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屏幕呈现图画《大扫除》,通过观察画面,找出其中的侧重对象和隐含信息,这幅画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场景,揭示一个主题,就是漫画。导入新课——图文转换之漫画。

   (板书——图文转换 漫画)

二、介绍漫画:

    屏幕呈现文字,要学生把屏幕文字读两遍,重点了解划线部分。学生读过后,老师引领学生回顾漫画重点知识点:漫画性质(幽默性、讽刺性)、漫画手法(变形、夸张、比拟、对比、象征)和目的(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

三、了解考查形式:

     描述画面和揭示寓意。

四、描述画面:

     首先学习如何说明漫画内容(板书——漫画内容),屏幕呈现漫画《等待》,让学生明确要求。然后让学生观察这幅漫画,认真思考,按照要求,把结果写在纸上。(4分钟)找学生来回答,老师点评。明确(题目是《等待》,整个画面结构分两部分,左面是一位溺水者露出的一只手,等待有人来救援;画面右面,是岸上的一群记者,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在等待英雄的出现,以便第一时间拍摄到新闻)。

      屏幕呈现后,引导学生注意屏幕文字蓝色和绿色内容,蓝色字体“等待”是这幅漫画的题目,绿色字体有“左面”“右面”,可以看出这幅漫画由两部分组成——一只手和一群记者,也就是这幅漫画的两个要素。然后让学生看着这段文字思考到底该如何说明漫画内容,(思考1分钟)提问学生(明确——题目、两个要素、顺序)。

      说明漫画内容小节,屏幕呈现:1、题目2、注意分析漫画的要素,还要客观描述 3、要注意说明顺序。(板书——题目、元素、顺序)

五、揭示寓意:

     了解过如何说明漫画内容后,接下来学习如何揭示漫画内涵(板书——漫画内涵)。屏幕呈现漫画,明确要求。引领学生按照刚才的思路,寻找漫画的构成要素(一棵大树,两棵小树)、要素细节(左边小树细小瘦弱,右边小树歪斜倾倒),再引导学生思考侧重表现对象(大树)。审图画面后,学生小组讨论漫画画面意是什么,透过画面意,还要深入讨论这幅漫画揭示的深刻内涵。学生讨论4分钟,提问(明确:画面意——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蔽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内涵意——当今社会父母过度呵护、溺爱孩子出现很多弊端,要给他们独立成长的空间。)

     通过这幅漫画的学习,让学生思考到底该如何揭示漫画内涵。提问学生,明确(观察漫画构成要素,找准侧重对象,理解画面意,展开联想由物及人,有画面到生活,揭示内涵意。)   

    对揭示漫画寓意做小结,屏幕呈现:1、找准对象 2、理解画面意 3、展开想象,由画面到生活。(板书——对象 画面意 由画面到生活。)

六、牛刀小试:

     学习过说明漫画内容和揭示漫画寓意后,小试牛刀。

     屏幕呈现漫画,要求说明漫画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要说明漫画内容,先回顾说明漫画内容的思维方法,学生思考回答(标题、构成元素、顺序),明确此幅漫画的这几个方面后,要学生思考这幅漫画的画面意该如何表述(学生思考两分钟,提问,明确——画面中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在树桩上,他手里还握着斧头,周围全是树桩)。

     画面描述后,来揭示漫画内涵,先回顾揭示漫画内涵的思维方法,学生思考回答(站准对象、理解画面意、由画面到生活),引领学生思考这幅漫画的侧重对象(人),然后合理想象,人和树之间的关系(学生思考提问 明确——人砍完了所有的树,导致环境恶化,危及此人),接下来进行类比联想,学生思考提问(明确——破坏环境,将殃及人类自身)。

七、拓展探究:

      学习漫画,就是为漫画作文服务的,引领学生探究漫画作文。呈现漫画,看要求,要学生明确把握漫画寓意是得到文章主旨的关键。审读画面:观察画面,找出构成元素,元素中的侧重对象,画面的文字。之后要学生讨论漫画的内涵是什么,讨论3分钟,提问学生,明确(漫画讽刺了现实生活中对理论照搬照抄,不知变通的人。)

     接下来,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漫画作文的写作思路,学生思考一分钟,找学生回答(明确1、审读画面,找准对象。2、揭示寓意,提炼主题。3、拟定题目,列出提纲。4、组织语言,认真书写。)

八、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给这幅漫画作文拟定题目,并列出提纲。

课后作业:根据提纲,按照要求写作文。

  

板书设计:

         图文转换

                                                    漫画

                                  漫画内容:题目   元素      顺序

                                  漫画内涵:对象   画面意   由画面到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