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逆反”的孩子,父母怎样做

(2008-12-26 23:39:57)
标签:

育儿

家庭

子女

杯水

茜茜

教育

分类: 杂谈

●倾听子女的心声,分析其感受和需求

    当子女向你谈他感兴趣的问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似听非听,或者一面做事一面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子女打个招呼,以便子女能谅解。

    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子女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分析子女意见背后的感受和需求,并充分考虑,然后交换大人的看法。不要唠叨说教而不考虑子女的心理需要。

●用尊重的语气而不是教训的语气和子女互动

    尊重子女会使子女尊重自己,教训常常带来反感和对立,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为教训、命令往往基于个人的主观意识过强,忽略孩子的感受,不留余地说出对孩子的评价,结果造成对方的不悦。这种方式,容易变成责备、命令的口吻,使对方抗拒、畏缩。如,“你怎么这么懒,还不快去做作业?!” “你究竟有没有照我的话去做!” “你”不可以这样做!(命令)“你”应该更加懂事。(训诫)“你”照我的话去做!(提供办法,命令)……

    而应代之以尊重、商量、不带命令的语言。举一个简单例子,比如妈妈下班回家很累,想请孩子帮自己倒点水。如果说:“茜茜,给妈妈倒杯水!”这样说,孩子有时就会不情愿,甚至不耐烦。但换个方式,说,“茜茜,妈妈口有些渴了。”或者说,“茜茜,给妈妈倒杯水好不好?”情况可能就会好得多。

●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中国的传统是对别人的隐私不大尊重,对小孩的隐私更不尊重。因此常常出现父母拆子女的信件,看子女的日记,监督孩子打电话等情况。这些情况有时会引起子女的情绪对立。父母应该用关心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  

●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可以放手让子女去做事情

    对子女做的事不要每件都去指手划脚,许多事都可以放手让他去独立进行。父母要做的就是经常关心他们,给他们出主意,提供信息、资源。对需要干预的事应采取适度的形式,因为采取激烈的形式易于产生隔阂或加深隔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