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佛海拾贝 |
金刚经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有: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只有在佛经上才有记载的歌利王,这位当时历史上的名王非常残暴,那个时候,歌利王带了帶了一班宮娥、綵女、嬪妃,到山上去打獵,那些宮娥、綵女也都無所事事,就各處去探險,各處去找東西看,一找就找到忍辱仙人這地方來了,他们就上前问了好多问题,佛陀就给她们讲法,教化她们。国王听说正和一个年轻和尚在交谈。心想:这和尚肯定有坏心。他便提起宝剑来到小庙,看到妃子们跪着把佛陀围在中间,顿时火冒三丈,要杀释迦。他说,你既然是修道的人,我要杀你,你会不会嗔恨?释迦佛说:此心绝对清净,假使我起一念嗔心,你把我四肢分解割掉后,我就不能复元,结果歌利王一节一节把他割了。這個時候,護法天龍八部都震怒了,又颳大風,又下大雨,又下雹子打歌利王,歌利王一見到這種情形,也生大懺悔,释迦牟尼没有喊一声唉唷,心里头也没有起一念恨他的心理,只有一念慈悲心。完了以后,歌利王要求证明,释迦牟尼说,假使一个菩萨的慈悲心是真的话,我的身体就马上复元,结果他立刻复元了,又活起来。
忍辱仙人就說:「好了!你雖然是剁去我的四肢,但是我不瞋恨你,不但不瞋恨你,等我成佛的時候,我要先度你成佛,如果你不成佛,我也不成佛。
這個忍辱仙人,就是往昔釋迦牟尼佛的前身;這歌利王就是憍陳如。因為有這種因緣,釋迦牟尼佛一成佛之後,便先到鹿野苑去,履行自己往昔所發的願力、誓言。
憍陳如—他就是最先悟道的,正是和釋迦牟尼佛預先給他授記的這種預言互相契合,所以就叫憍陳如為最初解。
这个故事比耶稣的复活厉害多了,所以佛说,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他在当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把自己本身的故事,说给我们修行的人做个榜样;当然,并不希望我们被别人割了作试验。现在不必谈割截身体了,叫你不说话你就受不了,叫你坐著不动也受不了,其实这个就是忍辱与禅定、般若的道理;只因为智慧不够,悟道并没有透彻,所以你受不了。
佛陀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如何对待仇人,如何把仇人转化为恩人。这一点很难做到,但至少别人打我骂我时,我们应该想到,他并没有砍我的膀子,歌利王砍佛陀的膀子,佛陀还要度他。那么打、骂,我们就不应该起嗔恨心了。这样想,心量就开阔,思想境界就能提高。
“释迦牟尼佛和憍陈如尊者的前世,是忍辱仙人和歌利王的关系,歌利王当时是一名暴君,又刀割忍辱仙人之肉,根据因果应该得恶报,为什么还成为佛第一个被度化的人?这是否违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论?”
答:因果论的道理很深,希望你用心去学习。歌利王割截身体他有罪,但是他也有功,他的过失是害圣贤人。我们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读到,在许许多多大乘经论里面读到,害圣贤人是五逆罪,但是你害的是什么人,如果害的真正是佛菩萨,虽然堕地狱,说老实话也划得来,地狱罪业受满之后,善报现前。对忍辱仙人来讲,对忍辱仙人有什么贡献?成就忍辱仙人的忍辱波罗蜜圆满,等于说忍辱仙人接受这次考试,这次考试看看能不能忍受,如果忍受若无其事,忍辱波罗蜜毕业了;没有歌利王割截身体,他恐怕还要修很久,这一次就帮他毕业了,把他推高,恶心恶行做了一桩好事,道理在此地。如果他是害一个普通的人,修忍辱功夫不到家的人,你杀害他,被害的人对你起怨恨心、报复心,这个罪过就重了。所以你要看对象,他没有怨恨心,他没有报复心,反过来他有感恩的心,因为不是你对他这种暴行,他没有那么快成就,你帮助他提前成就,这就是恶心做了好事。诸位你去细读《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有讲到这个道理,有善心做了坏事,有恶心做了好事,歌利王割截身体是恶心做了好事,所以忍辱仙人感谢他:“我将来成佛之后第一个度你”。修行人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修行人心里头没有仇敌,侮辱我的、毁谤我的、陷害我的都是我的善知识,它的结果都是把修行人的境界往上提升,大幅度的提升。(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