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下酒》162、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2022-09-13 05:16:42)
标签:

论语下酒

孔子

剧本

暴虎冯河

老虎

杂谈

分类: 论语下酒

论语下酒162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论语下酒》162、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论语》里有很多对话,好似电视剧剧本。你看,这是一段有趣的对话。人物三个:孔子、颜回,还有那个急性子、喜打仗的子路。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对颜回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看来,目前也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论语下酒》162、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子路听了有点愤愤不平,就问孔子说:“老师,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喜欢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像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在这里,颜回一声不吭,子路愤愤不平,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哦!

孔子对颜回说,用我的时候,则大行其道;不用我的时候,就隐居起来。孔子怀有圣贤大志,心中总希望诸侯列国都能够用他,让他能够施展抱负,推行周公圣人之治,利益万民。但是,孔子的官运并不佳,在周游列国期间,包括之前在家乡鲁国,也有被任用的时候,但当官的时间都不长。譬如,鲁国国君就曾经用他做过大司寇(大司寇兼管宰相)。用他的时候,他就认认真真工作,把圣贤之道融入他的治理当中。他在任期间鲁国可以说是盛况空前,社会安定,人民和睦,国力迅速增长。

那时候,齐国跟鲁国是邻居,齐国大,鲁国小。齐鲁两国关系非常微妙,既互相帮助,又互相监视。齐国国君见鲁国在孔子任职期间强大起来,就坐不住了。于是,一个臣子就想了一个方法,让齐国送一些女乐文马给鲁国国君以及季孙大夫家。(因为季孙氏是鲁国最大的大夫,政权集中掌握在三家手中,连鲁国国君都要受听于他们)结果,鲁国国君和季孙大夫就开始沉迷于女色和享受,连孔子的劝谏也不听了。孔子非常伤心,知道鲁国不可救药,于是就不辞而别,出行周游列国,这就是孔子所谓的“舍之则藏”的本意。“道不同不相为谋”,当为政者与国君不用、不配合夫子治国的时候,那就是等于舍弃了孔子;当为政者与国君自甘堕落,那就是舍弃了圣贤之道。既然皇帝不急,那太监再急也是无用之功。“舍之则藏”,分道扬镳,也许就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因为“舍”是相对的,你可“舍”我,也可“舍”道,反过来我也可“弃”你,也可“藏”匿。实际上,孔子的“行”与“藏”都是为了道。推行圣道,固然是为了道;行道受“舍”,就得“藏”匿,不能损道——这还是为了道。

这种境界,孔子说,唯有老夫本人跟颜回两个人才有啊!子路在旁边听到此语,心里有点不服。虽然他对颜回也是非常敬佩,但是总有一点傲慢与嫉妒之心。子路认为自己也不错,为什么夫子这么赞叹颜回,凭啥不赞叹我子路?急性子的子路按捺不住地问:“子行三军则谁与。”子路问语有其潜台词:我子路勇猛过人,擅长于军事,强项就是率兵打仗。如果带领三军出征,你孔老师会喜欢用谁?(当然是我子路啦,你颜回可不行喽!)在这里,子路的意思很明显,希望孔子能够也表扬表扬他,不要眼中只有颜回。

孔子真是善于教化,能够抓住任何时机来帮助学生截断烦恼,在政治思想上进行及时的点化。孔子先说一点,“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接着又说一点:“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其实,领军打仗也有圣道。“暴虎冯河”现在是一个成语,出处就在这《论语》里头。所谓暴虎,就是徒手跟老虎博斗;所谓冯河,就是徒步来渡河。这是讲人的非常勇猛,但这只是有勇无谋,属于冒险、蛮干。(“暴虎冯河”出自《诗经》的《小雅》,内有“不敢暴虎,不敢冯河”的诗句)孔子对子路讲,有勇无谋,冒险蛮干,这种带兵我不能许可。这就是在直接指点子路:你就有这个问题!确实,子路的大缺点也正是这点。子路之死也就是因为“暴虎冯河”——他所在的国家发生了内乱,他毅然去救,寡不敌众,被人乱刀剁成了肉泥。(可惜,可惜!)实际上,孔子一直都是在点化子路,只要你能够悟了,你就能更改你的命运;要是你没有悟,那你的命运也就更改不了。

真正的领军带兵之道应是什么?“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临事而惧”的惧是恐惧,但这种恐惧不是害怕,不是不敢对敌作战,而是不敢轻敌,不敢大意,小心谨慎,戒慎恐惧。带领三军打仗,这桩事情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民的安危,能大意?“好谋而成”的谋是谋略。打仗、带兵一定要讲谋略,谋略一定要完备、仔细,要三思而后行,必定要稳操胜券才能够进行。只有做到“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才可以百战百胜、稳操胜券,这是领兵之道。实际上,这种领兵之道不也正是做人之道?圣贤之道是一以贯之的,把人做好了,你就能做事。搞文也行,搞武也行,即使到厨房里去干活,洗碗煮饭也是在落实圣贤之道。子路是一个粗犷的人,勇猛过之,细腻不及,胆大放纵,心粗酿祸。在这里,孔子火眼金睛点子路,希望子路诚心学颜回,及时改正自己性格的不足之处。

“临事而惧”要在平时养成,特别是慎独。在公众面前,我们往往会非常注意,《论语下酒》162、临事而惧,好谋而成非常谨慎,就怕大意出了乱子,坍台难为情。但是,当孤独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就会松懈、懒散、懈怠、随便、放逸,心成二心,修德不圆。修行最关键之处就在于慎独的功夫。独处之时,直白真心,反省改过,率真修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样的功夫最终也是在慎独之中修炼出来的。

“好谋而成”要靠真实学问,这个学问不是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仅仅是书本上学来的东西,仅是文辞、道理的书面表述。靠记问之学,虽说学富五车,但是解决不了实践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记问之学转化为智慧,就得注重实际、注重实践。有勇好谋,就是有勇气、有智慧。应用之道,存乎一心,好问好察,用中于民。圣贤之道最高境界就是中庸。不偏不倚谓之中,长久谓之庸。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这就是智慧。

惧事是谨慎,好谋是智慧。孔子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却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孔子道德范畴的“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说白了,“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又岂止是讲领军之道?其实不管你做什么事,都要用中,都要应用圣贤之道,因为这才是光明大道啊。

条条大道通罗马,条条大道都光明。

 

 

  

201711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