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下酒》137祝鮀之佞和宋朝之美

(2021-11-02 04:30:14)
标签:

论语下酒

孔子

李贺

祝鮀

口才

分类: 论语下酒

《论语下酒》137

祝鮀之佞和宋朝之美

 《论语下酒》137祝鮀之佞和宋朝之美


李贺有首《秦宫诗》写得酒意飘荡,镂玉雕琼,语句新奇,色彩诡异,意象繁多,密集迭出,前呼后拥,忧患重重: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飞窗复道传筹饮,午夜铜盘腻烛黄。秃襟小袖调鹦鹉,紫绣麻暇踏哮虎。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清酥夜半煮。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开门烂用水衡钱,卷起黄河向身泻。皇天厄运犹曾裂,秦宫一生花底活。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读过《秦宫诗》,再读《论语》,还是酒气冲天,忧患重重——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也没有宋朝的美貌,那要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这里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释一下:一是“祝鮀之佞”;一是“宋朝之美”。

祝鮀是卫国的大夫,叫子鱼。这个人口才很好,是个佞才。所谓“佞”,就是心地虚伪,讲话不实在,能言善道,一切都是花好稻好的。于是,他获得了卫灵公的宠信,因为他的嘴巴甜蜜,口才出众,会撑顺风船,绝对不会逆着国君讲话。祝鮀口若悬河,吐出的都是漂亮话、好听话,自然也就没有让国君逆耳的忠言了。宋朝姓宋名朝,是宋国的公子,是个美男子。宋朝经常来到卫国,很有讨人喜欢的本领。传说宋朝与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有染,南子很喜欢他,卫灵公居然也很喜欢他。卫灵公很宠信南子,结果这个宋国的公子宋朝,因为他的美色也得到了卫灵公与南子的宠信。

孔夫子看到卫国的这两种奇怪,就发出了感慨:“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这话的含义就是对卫国卫灵公的批评,抨击卫国不用贤能,喜用的都是佞人和外表美而无仁德的人。

无道之士,并以取容。祝鮀嘴上功夫好,有嘴容;宋朝相貌表象帅,有仪容。无道之世只是崇尚能言善道佞才和美色。有嘴容,无道之世也会变成繁荣昌盛,“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有仪容,无耻之人也能化作秦宫仙人,“皇天厄运犹曾裂,秦宫一生花底活。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而像孔子一样真正贤德的人,就没人去用他,甚至也没人敢收容他。

  恶时民浊乱,唯佞色是尚。上梁不正下梁歪,国君行不正,人民当然也就无所适从。劣币驱逐良币,社会风气一塌糊涂。忠正之人,不容其身。时运不济邦无道,所以孔子不得不离开卫国,并发出了这种感叹。当然这并不是孔子的牢骚话,而是用这种感叹的话以激起人们的省思。君子治世出仕,乱世归隐,道理最为简单:一为不与乱世之人同流合污,二为全身隐退,远离人害。这种理念,对于后世真正学儒的人也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做得最明显的就是东汉时代的郑康成。《论语下酒》137祝鮀之佞和宋朝之美东汉就是汉朝末年到三国时间,那时也是乱世,有很多战乱。郑康成很有学问和才华,当时帝王想请他出来做官,他避而不出,道理也是如此:全身远害,不愿跟小人同朝为谋。

治国要用人,用人要无私。德才兼备是用人的标准,但如何解释“德才兼备”则是权势者随意的诠释。所以,用人制度科学有效,公开公正很重要;把权势者和制度绑在一起,放在阳光下接受人民的监督更为重要。要知道,没有牢笼的制度就是猛虎,苛政猛于虎,苛权猛于虎啊。

改革开放带来了成果,这些成果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文化利益……当然,改革开放也带来了人才利益(总的利益时不错的,人民是满意的,但是很多很多的“人才”确实也是佞臣、贪官、小人、罪犯……在此,也不必去引用更多的官方数据了,说来确实有点扫兴。)究其原因,“祝鮀之佞”和“宋朝之美”当然也在其中!

孔子感叹叫人反思,人民呼声叫人省醒!

再读读《论语》,再看看李贺《秦宫诗》吧——中国共产党人!

 

 

201710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