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下酒》122

标签:
孔子论语雍也德才兼备谋事杂谈 |
分类: 论语下酒 |
《论语下酒》122
雍也可使南面
陶渊明饮酒歌很多,这是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自读自念,一本论语乐逍遥。菊花酒忘忧,论语言适闲。现在读到了《论语·雍也》——
本篇共包括30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敬鬼神而远之”;“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本篇里有数章谈到颜回,孔子对他的评价甚高。此外,本篇还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以及“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了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论语·雍也》开篇就是说雍也——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就是俗话将当官的说成“朝南坐”。这里孔子说,可以让冉雍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在《论语·先进》篇里,孔子将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学科“德行”之内,认为他已经具备为官的德行条件。这就是孔子实行“学而优则仕”教育方针的典型事例。
“雍”是孔子的弟子,姓冉名雍,字仲弓。“可使南面”,意思是可以为国家从事治国的领导工作,既可以为诸侯来治国,也可以为天子治理天下。朱熹的理解就是两者皆可以。
根据《周易·说卦传》的说法,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在《易经》里,南面属于离卦,“离为明”。南方是火地,火就是光明,寓意圣人向着光明治理天下,天子面南而治,长治久安。朱子把“南面者”作为人君听治之位。换句话说,可使南面的人就可做人君、做帝王。朱子是把仲弓地位提得很高,说仲弓“宽洪简重”,有人君风度。
事实上,从古注考诸经传看出,不独天子称南面,凡为诸侯,卿大夫,有土有爵者,亦即有治民之权者,皆得称为南面。所以朱子的表达有点狭隘了,因为称南面的不光是指天子、人君,还包括诸侯、卿大夫。只要他有土地、有爵位,都可以称为南面,因为他有治民的权力。跳出朱熹的定义“南面”的范畴,我们自然可以引申其义——凡从政者,皆可以南面称之。由此看来,孔子所谓的“可使南面”,实际意思就是说:可以让冉雍去从政了。
尽管儒学专家对此问题有很多考据,但孔子对自己弟子的能力和水准是一览无余、明明白白的。冉雍“学而优则仕”,不去当官确实有点可惜,尽管他也完全能做好其他的工作。冉雍做官天经地义,既可以临民从政,又可以治国治民。一个合格的贤人君子当官像官,为君是君,因为他已经有了从政的德行和素质,还有出色的理政能力与聪明才华。冉雍德才兼备,堪为孔子的优秀学生,也定是治国理政的高素质人才,为官为君都是适宜。问题是,官运如何,君命如何,这可不是单凭孔子的推荐而所能达到的。正所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啊!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小胜靠才,大胜靠德。有德之人,天地宽敞;有才之人,勇往直前。厚德载物,德高望重;德才兼备,战无不胜。
雍也可使南面——一路顺风,万事如意!
2017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