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下酒》118

(2021-04-01 04:24:58)
标签:

圣人

孔子

论语

耻之

语录

杂谈

分类: 论语下酒

《论语下酒》118

圣人耻之

  《论语下酒》118

  

   《少年行》,李白的酒歌,读来青春飘洒,风流倜傥: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孔子反感“巧言令色”的作法,这在《论语·学而》篇中已经提及。孔子提倡人们正直、坦率、诚实,反对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这符合孔子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意义,对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论语》有孔子语录: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论语下酒》118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巧言出于口,令色现于容,足恭表于足。这些都是谄媚的形态,巧言、谄容叫令色。而“足恭”有两种解意:一说是两只脚做出欲前不进的恭敬逢迎姿态来讨好别人;另一说是过分恭敬。唐朝大文豪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一文说到“足将进而趑趄”,就是描写足恭的意思最好的解释。“趑趄”是什么?行走困难,想进前,又好像觉得行走困难,不敢进前。

虚情假意,表里不一很能欺骗常人。令色足恭,趑趄渐进很能得到好处。事直理曲,事曲理曲决定了一个人心头有虚。虚伪就是做作、造假、表里不一、装作真诚。虚伪就是为了掩盖人的丑陋,为了取得功利,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与私利。虚伪的人表面上常常会压抑自己的欲望,刻意沽名钓誉,面面俱到,面面俱圆,八面玲珑,口是心非,口蜜腹剑,笑里藏刀,违心恭维,投人所好。

虚伪的人嘴上不会承认私心与私利,为了表明他的理义,常常是口吐莲花,万事顺意。虚伪的人伴随着谎言同行,他的出现意味着谎言的诞生:说了一个谎,就要用另一个更大的谎来圆满第一个谎……谎谎相圈,环环相扣,东西南北,不知所云。

虚伪的人手中无直理,只有歪理和曲理。为了将曲理拉直,虚伪的人自然就需要采取不诚、不真、不实、不直的态度了。不仁的心直接取决了不仁的意,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为了私欲,很多人就得“趑趄”,就得“足恭”,就得“巧言令色”。理不行,骗来行;仁不达,欺来发。所以,这些人低头逢迎完全是为了利益的需求,这些人虚情假意完全是为了欲望的通达。正因为这些人“无理”,就不可能是仁人,所以,鲁国的太史左丘明耻之,孔夫子也是耻之!(左丘明是史官,知《春秋》义理。左丘明为孔子的《春秋》写了传,故称为《左传》。左丘明懂得孔子匡扶国家之心,对那种假惺惺的,表里不一的小人不屑一顾,引以为耻。)

“匿怨而友其人”,就是表里不一的最好注解。有些人跟人有怨恨,本来就是冤家,《论语下酒》118但还想跟他在表面上做朋友。这种人心内相怨,而外诈亲,你根本看不出他心里对你想什么,口蜜腹剑,一肚子阴谋诡计。在生活上,哄上瞒下坑蒙拐骗;在社会上,唯利是图两面三刀;在政治上,结党营私篡党夺权……对于这种小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以直报之”——直面、直心、直立、直理!对于这种“匿怨而友其人”的小人,可见其用心险诈,为此左丘明当然耻之,孔夫子也是耻之!

由此可见,圣人完全以正直的心做为存心,绝对不会喜欢虚假一套,更不会搞阳奉阴违的虚假一套也。对于一切虚伪者,圣人耻之,左丘明耻之,孔夫子当然也是耻之!

仁者无敌,仁心无边。

圣人耻之,我亦耻之。

 

 

201709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微信语录5F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