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下酒》115

(2021-02-16 04:31:30)
标签:

孔子

论语

木铎

志向

鲁国

杂谈

分类: 论语下酒

《论语下酒》115

归与归与,木铎之任

 《论语下酒》115


李白有诗惟酒: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

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欻起佐太子,汉王乃复惊。

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归来商山下,泛若云无情。

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浩歌望嵩岳,意气还相倾。”

歌乃心声,意气风发;诗为心意,浩歌嵩岳。孔夫子理想远大,时运不济,弟子成群,销售政治的业绩却不尽人意,无奈之中,思念故乡,归去来兮,木铎之任。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彩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

这段话是讲孔子在陈国的时候,当时思归鲁国家乡。《论语下酒》115漂泊在外,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在生活环境不如意的时候,这种思乡的心情越发强烈,于是孔夫子连发两声感叹:“归与归与”,就是为了加重语气,倍添思乡情意。孔子有很多弟子,有的跟着孔子周游,有的还在鲁国。孔子在这里讲“吾党之小子”,就是讲我在鲁国的那些弟子们。这里“党”,可谓志同道合者,是跟孔子为了推行周公之道,为了一生能成圣成贤的弟子们。孔子说他们“狂简”,不是贬义,而是褒义。“狂”是“进取”;“简”为从大弃小。“狂简者”,志在大道而忽其小事。事实上,一个人能够真正立志成圣贤,心里装的是天下万民,希望天下万民都能够得到幸福美满的生活。他向往的是大同世界,所谓“老者安之,少者怀之”。

但是,这些弟子们“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这是孔子说他在鲁国的弟子们,已经很有德行学问,文章可以称为斐然可观,但是还没真正悟明心性,还没有认清宇宙本体,还没有开大悟,所以需要孔子回去给他们不断调教和点化。正像子贡说的那样,“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之”,但是“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里讲的性与天道,就是大道。如何让他们不断提升,升堂入室,这是孔子的木铎之任。有了基础的人,遇到孔子的木铎点化,就能够“心有灵犀一点通”,通到自性,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就能够成为大圣人。

孔子不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家,但确实是个不错的教育家。孔子一生都在施教,天天都在教学,平等待人,因人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时时刻刻都在身教言传,在他身边的弟子们跟着他在现场学习;不在他身边的弟子们,也在学习,可以说是间接地在学习。跟着孔子成就的圣贤有颜回等人;没跟孔子的在一起的,也有像曾子那样的大圣人。颜回为复圣,曾子是宗圣,他们都是圣人,都得到了夫子之道。虽然孔夫子当时没有能够获得重用,不能够施展他的政治抱负,但是他还是把圣贤心法传下来了,至少是将道德仁义教育传下来了。中国二千多年来都获得了孔夫子木铎之教的真实之利,所以后人将他推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这是因为他真有这种使命感,担当起上天赋予他的“木铎之任”。

根据《论语下酒》115《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在陈国的时候想到要回归故里,并有感而发了这段话,那是在鲁哀公三年,当时孔子年已六十。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弟子们的慈爱之心:念念不忘提携弟子,让弟子们能够早日入道。真可谓是:“木铎之任,菩萨之心”啊!

天下无道,“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正是孔子身负“木铎之任”,于是他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带领着弟子们为恢复礼乐,推行礼制,实施德政,仁义天下,施教万民,普及忠孝。

路漫漫兮,孔夫子很苦,也很累,思绵绵,情切切——归与归与,木铎之任!

 

 

201709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