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下酒》112

标签:
孔子境界智者勇者仁者杂谈 |
分类: 论语下酒 |
《论语下酒》112
仁的境界
元稹喝酒,《放言》道:
“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
五斗解酲犹恨少,十分飞盏未嫌多。”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子文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先要了解一下这几个人:令尹子文、崔子、陈文子。
令尹子文:令尹,是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子文,若敖族人,斗鬭氏,名豰於菟,字子文。楚贵族若敖氏斗伯比和表妹邙子之女偷情所生,生下后弃在云梦泽北(即今湖北天门市境内),被母虎抚养,当时楚国称老虎为“於菟”,把喂乳叫“豰”,意思是“虎乳育的”。楚的附庸国祁国国君祁子出猎时觉得很惊奇,抱回鞠养。
当令尹后,子文对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左传》记载,子文于鲁庄公三十年开始做令尹,到僖公二十三年让位给子玉(成得臣),其中相距28年,在这28年中,几次被罢免又被任命。
崔杼,(?-前546),又称崔子、崔武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后为齐国执政。灵公时曾率军伐郑、秦、鲁、莒等国。灵公病危,迎立故太子吕光(庄公),杀太傅高厚,他在齐执政二三十年,当国秉政,骄横异常,先后立庄公、景公,在朝大肆杀戮,使齐政局动荡。宣公十年的崔氏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的“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憖次于城濮”的崔夭。前548年,因庄公与其妻棠姜私通,并且将赐予自己的帽子赠与他人,便联合棠无咎杀庄公,立庄公弟杵臼(景公)为君,自己为右相。两年后,其子崔成等互相争权,家族发生内讧,左相庆封乘机攻灭崔氏,他上吊自杀,尸体为景公戮曝。
陈文子,名须无,即田文子,谥文,齐庄公时大夫,与晏婴、崔杼等同时。陈文子先祖陈完(谥敬仲)。陈完者,陈厉公他之子也,陈国内乱,避祸于齐,齐桓公使为工正,故改氏曰田,田者甲也。
了解了这三个人,也就了解了相关的历史背景,那么就可以直译这段话了:
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新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忠了。”子张问:“那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了,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陈文子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对于陈文子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张说:“那可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
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子张又举出齐国的大夫崔杼与陈文子不相为谋的事情来请教孔子。崔杼杀了自己的国君齐庄公,立了庄公的弟弟为君,叫齐景公,自己做宰相。当崔子弒齐君之后,大臣陈文子不愿意与崔杼同朝为臣,所以就放弃了自己的家产逃到其它国家去了。陈文子想找一个明君,一个比较安定的国家去服务,可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他总是感得像齐国崔杼这种乱臣贼子不少,就一下子换了好几个国家。对陈文子,孔子认为只是一个清高的人,“未智,焉得仁。”他还是没有智慧。
智慧和仁,哪个重?哪个先?《中庸》、《论语》所说智仁勇,皆是智在仁上,智排在仁之先。先要有智,才能有仁。因此,孔子要讲“未知,焉得仁”。这个“知”就是特指智慧。一个人没有智慧,就不可能是仁,因为一个仁人一定有智慧。
为什么孔子说他们没有智慧?
对于令尹子文,如果光从“三起三落”与“认真交接”来看是不能看出其真正的智慧的,这里需要有更多的实例来证明。没有充分确凿的证据,孔子只能认为是“未知”,这里的“知”有知晓的含义,当然也有智慧的意义。
对于陈文子,不智之处随处可见。第一,齐君昏,可未闻陈文子有进谏。第二,崔子弑,亦未闻其阻崔子违礼犯法。齐君通奸,崔子弑君,难道陈文子一点动静都没有察觉?察觉不灵本身已经是不够智慧了,而且没有劝阻,看着国家陷入动乱,这就是没有智慧!
一个仁人必定是具足智、仁、勇。首先是有智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仁心,就能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着想,唯独没有自己。当一个人没有自己、无我的时候,他智慧自然就生起来了。所以,令尹子文、陈文子都没达到这个境界,不能称为仁者。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17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