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制内的11条铁律

(2021-09-04 04:16:14)
标签:

体制

铁律

魔鬼

公务员

关系

杂谈

分类: 鲜花垛

体制内的11条铁律

体制内的11条铁律


你知道体制内人员的一些魔鬼定律吗?考上了公务员,却不知道怎么工作?怕铁饭碗不保?今天,就给大家从体制内11条铁律,来剖析一下体制内人的千人千面。掀开东山一角,褪去遮羞布,也许能从别样的层面来观看这个世界。

1.二八定律。

20%的人,干80%的工作,剩下80%的人,干20%的工作。体制内的11条铁律任何机关,任何单位都概莫能外。但是,工资是一样,完全没有二八定律一说。

2.关系定律。

有本事没关系的吃苦饭,没本事有关系的跟着吃,有本事又有关系的不愁吃,没本事又没关系的看别人吃。问题在于自认为有本事的人未必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因此,有本事和没本事的,都要拼命地找关系,有了关系的则不惜绞尽脑汁巩固好关系。其实你的努力“作为”才是帮助你一生的最大关系!

3.对上互斥定律。

刚进体制的人,都会觉得自己的领导是奇葩,跟不上时代,什么都不懂,效率低下,下班不回家,爱应酬……但是不出几年,自己就会变成和自己领导相同的样子。

4.无人可用定律。

每个进入单位工作的人,都不同程度地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但大小组织都感觉无人适应空缺的岗位。上级部门或领导认为下面人多了,用人单位总感觉人员不够用。无人能为,无人可用,这种可怕的灰度需要更好的处理。

5.非线性定律。

就是说,临时性工作不会按照让你不忙不闲的方式,每天来一件,都能不慌不忙的做完,而是有时候会一下子来很多,让你手忙脚乱,有时候又好几天没什么事情做。

6.签字定律。

越是级别高的领导,签字用的笔越粗,仿佛比较粗的字迹,更能体现权威似的。签的名字也是龙飞凤舞,仿佛只有越潦草,越难辨认,越能体现领导有范一样。但事实上,无论笔迹粗细,字体好差,效果却都是一样的。

7.套娃定律。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很多管理者嘴上不说,但在用人上经常出现一个问题——“套娃现象”,顾名思义,像套娃玩具一样,一层比一层小。如果招到一个比自己优秀的人,他们心里通常会有一种担忧:这个人有一天会不会取代我?他们的安全感都建立在“我必须是整个部门最优秀的”基础之上。这就导致从选人阶段开始,管理者会阻止更优秀的员工加入。越平庸的管理者,越是如此,这就是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8.杯子定律。

每个单位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开会,到达某一级别的领导会带着自己的保温杯,这个级别以下的人员要么不带杯子,要么就用会场的纸杯或者白瓷杯。

9.批评定律。

领导的领导批了领导,体制内的11条铁律作为下属就得小心,别被当做“出气筒”。一旦挨了批评,觉得窝火,就会再去批评指责管事的人,责问他“怎么搞的!”如果没有,那就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有经验的老婆、孩子发现其脸上阴到多云,一般都会知趣地走开。

10.能者多劳定律。

任何一个单位,工作能力最强的那个人,一定是干活最多的,但却不一定是提拔最快的。干活永远第一个被想到,利益永远最后一个被排到。干活永远都是找效率质量高的,待遇永远论资排辈。一遇到干活:就她了,她手快出活快放心;一遇到待遇:不行,她什么都不是,不能享受。

11.用人定律。

体制内三种人会被提拔重用,能写的、会说的、能跑腿的。但能写的往往不如跑腿的,能干的往往不如能吹的,能说的往往不如会送的。踏实本分的不如擅长张扬的,遵守制度的不如听话的,坚持原则的不如会变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微信语录5V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