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门桥笔记(285)

(2024-01-28 09:14:42)
标签:

律师

职业

道路

选择

专业

杂谈

分类: 螺集哨

谈律师职业道路选择

 

 

甲门桥笔记(285)


律师职业的选择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毕竟每年都有数十万的法学生走出校园,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法学专业就业几乎每年都会被亮红灯,有来自学长、学姐的“忠告”,也有诸如“劝人学法千刀万剐”社会声音,从最近几年报考以及法考人数上看,这些似乎并没有起到作用。

如果要问为什么要选择律师,大部分的人回答都差不多,无外乎是自由和钱多,对自由的理解大多还是与体制相比,没有体制内的条条框框和上下级之间的服从管理,自己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能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对于收入,如果能够一直坚持在律师行业,执业五年基本可以解决生活问题。

1.执业地点:发达城市or家乡城市or县域城市

执业地点的选择,其实就是选择过怎样的生活,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评估。律师行业与地域结合非常紧密,换一个地方执业基本是从头再来(特别是跨省),不建议频繁的更换地域职业,因此执业地点要慎重考虑。甲门桥笔记(285)北上广深等城市经济发达,机会多,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资源占领集中,对于异地谋求发展的风险很高(职业失败,组不成家庭或者组成家庭后无法维持),需要做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据官方数据统计说明,近5000名律师(800多万人口),优质资源也很集中,不努力也很容易被淘汰,发展难度直逼一线城市。县域城市职业最轻松,律师人数少,基本不需要主动开拓案件,案件数量多,种类单一,单笔收费不高,总体收入也很可观,但容易产生瓶颈,生活非常安逸。

2.律所类型:红圈所,规模所,精品所,中小所

红圈所,以金杜、君合、方达、海问、中伦、通商、环球为主要代表的,基本只设立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以高端业务为主,人均创收极高,基本为公司制,律师按级别发工资,进入门槛大,前期工资待遇超好。规模所,以盈科、大成、锦天城、德恒、中银、国浩为代表,全球布局,人数多,体量大,设立在各个省的发达城市,人均创收还行,进入门槛也不低,前期工资待遇大多也是看师傅或者团队,差异较大。精品所,以天同、靖霖为代表,跳出红圈的所,类似红圈所。中国大部分还是以中小所为主,百人以内,创收一般,门槛较低,待遇不高,管理相对松散。对于律所类型的选择量力而行,结合自身的情况,主要是职业的发展和定位,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所使最重要的,并不是红圈所就代表适合每个人,往往会有很多限制。

3.发展方向:诉讼or非诉律师

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选择什么样的律所或者什么样的师傅将来很可能会决定从事什么方向的业务,但也不是绝对。诉讼业务属于基础业务,律师的主战场在法庭上,大部分业务日常生活都能接触到,诉讼业务单笔收费一般不会太高,当然也有很高的,业务量大,容易接触到。一线城市的红圈所以及少数精品所主打非诉业务,此类业务属于高端业务,普遍待遇比较好。据说有的给实习律师开30K工资,能拓宽眼界,接触到社会各类精英,但案件数量相对较少,开拓难度大,对律师人脉资源要求很高,成长较为困难。大律师通常接下案子分配给底下人做,律师大多是螺丝钉,甚至都看不到案件的全貌,从某种程度上与公司法务类似。有人说,可以从非诉向诉讼转型,执业头几年问题不大,3至5年后再转阻力极大,主要是心态上无法适应(持续学习和庭审的对抗性),基础的诉讼业务悟性高的也要2至3年学习才能成型,因此,没有强硬的实力和资源从基础的诉讼业务做起,积累资源再向非诉转型相对容易。

4.律师派系:学院派or中间派or江湖派

这样划分没有明确的标准,没有完全的学院派或者江湖派律师,只是中间派的偏向问题。学院派大多以大学法学专家教授为代表的律师,学院派律师行业内权威,专业能力强,社会威望高,受人尊敬,正义感十足,门生遍布公检法单位。很多人认为学院派律师赚不到钱,其实并不是,很多时候其实是不愿意去赚钱。中间派其实大部分律师属于此种类型,游走在学院派和江湖派之间,理论扎实,学习能力强,混迹在各种社会关系之间,游刃有余,能赚很多钱。江湖派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勾兑型律师,现在数量越来越少,缺少核心竞争力,没有未来。单纯的学院派和江湖派律师的数量还是较少的,如果要做就做一个偏学院派律师吧。

5.律师类型:专业化or万金油

专业化和万金油律师对刚入行的年轻律师来说是一个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这也与前期的律所和师傅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律所培养方式和师傅的业务类型很大程度上决定以后向哪个方向发展,要想实现真正的专业化的律师充满挑战。有的同学毕业后直接做破产案件,其他案件一点不做;也有做劳动争议的;也有只做刑事的。实际上,律师真正能实现专业化很难,因为要生存。律师如果自己一旦独立,专业化道路很容易走向“万金油”。现在“万金油”律师缺乏市场竞争力,发展容易遇到瓶颈。来看,律师在前期不要放弃任何做案件的机会,甲门桥笔记(285)多接触各个种类的案件,在各个类型的案件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因为专业化是我们最终的方向。由于律师人数和市场不断地在扩大,万金油律师想要在行业内有所突破很难,受限于个人精力,也受限于服务水平。

中国律师数量每年都在极速增长,各地区都有饱和的趋势,大部分法科生对于律师道路的选择保持谨慎的态度,毕竟每年能坚持下去做律师的并不是那么多。就像一个律师,当初在校时实习与现在成为职业律师前后的心态完全不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往往大大低估了律师发展的阻力。

选择一条自己有信心坚持下去的路子非常重要,不管是职业地点、律所类型、律师类型、发展方向、律师派系不同的组合一定会有适合自己道路。说穿了,律师跟医生一样吃的是老年饭,只要能坚持下去一定会有丰厚的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微信语录4M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