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行》之三:遵义会址(1)

标签:
遵义会议转折官邸会址纪念馆 |
分类: 轮纹晴 |
《黔之驴行》之三
急匆匆看完了息烽集中营,又急匆匆赶往遵义,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三十多年以前,阿蔡也曾去过遵义会议会址,那时真年轻,穿军装,满满的信念理想,满满的雄心壮志,就在会址的那幢楼前,请摄影师照了一张像。年久已远,那张青年照不知还在老家否?等回老家时,再去找一找吧——老家依旧残破,照片未知存否?怀着这个情结,阿蔡这次一定要在会址大楼前重照一张,以找回那三十多年前的感觉……
现在的遵义会议会址已经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遵义因遵义会议而闻名今日的中国,今日的中国因遵义会议会址而闻名于世界。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大转折,是中国革命的大转折,是毛泽东历史地位的大转折”,由此推论,没有遵义会议就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胜利!
好了,不发空头议论啦。阿蔡还是介绍一下遵义会议会址的简况吧: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子尹路96号,这里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巍峨峨。1935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就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1935年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这幢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里举行。
柏辉章的这幢私人官邸,整个建筑分为主楼与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当年为房主经营酱菜及颜料纸张。铺面居中有一小牌楼(会址大门临街),大门正中高悬巨匾,那是毛泽东于1964年11月题写的黑漆金匾,上有“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此为毛泽东为全国革命纪念地题字的唯一一处)。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过牌坊是小天井,天井南侧有小门通往柏家的内四合院,北侧就是主楼。
遵义会议会址的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楼层有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地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会址主楼上下的门窗,漆板栗色,所有窗牖均镶嵌彩色玻璃。紧挨主楼的跨院纯为木结构四合院,仍漆板栗色。主楼楼屋四周有回廊,楼房的檐下柱间有十个券拱支撑,保留了我国古建筑“彻上明造”的结构风格。楼上有梭门梭窗。檐柱顶饰有垩土堆塑的花卉。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栅栏。门窗涂饰赭色,镶嵌彩色玻璃, 窗外层加有板门。楼内各房间设有壁橱。整个主楼通西阔25.75米,通进深16.95米,通高12米,占地面积528平方米。
遵义会议会址是“1949-2009年中国60大地标”之一。现在这里早已成了“遵义会议纪念馆”,这是专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而建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于1955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遵义会议会址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底,毛泽东主席为纪念馆手书“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选定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1995年,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1996年,国家教委、团中央、国家文物局、文化部、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命名为“全国百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7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旅游局等13个部门联合公布为30条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和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不断发展,免费开放工作深入开展以及遵义周边交通环境的改善,前来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的观众与日俱增,光是2013年,就达到了362万人次。遵义会议纪念馆在坚持开展免费接待的同时,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拓展,先后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公安警卫部队、贵州省军区、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以及上海市等有关的部队、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共建协作关系,使这块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进一步充分了应有的革命传统教育与社会教育作用。
201510
毛泽东为遵义会议题写会址匾牌,这是为全国众多革命纪念馆唯一的一处
“慎笃”与“慰庐”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为什么战旗这样红?
历史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