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acai
acai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309
  • 关注人气:1,9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黔之驴行》之二不熄烽火(13)

(2021-03-04 04:06:39)
标签:

息烽集中营

红岩

许晓轩

白公馆

赠别

分类: 轮纹晴

《黔之驴行》之二

不熄烽火(13)

 

/   阿蔡


《黔之驴行》之二不熄烽火(13)


几十年来,著名小说《红岩》风靡全球,脍炙人口,激励了我们共和国的几代人,铸造了爱党爱国的灵魂。在《红岩》这部小说的人物长廊中,有许云峰、江姐等一批杰出的革命志士,而许晓轩就是许云峰的主要生活原型之一。小说中那棵核桃树上刻的“先忧后乐”几个字,《黔之驴行》之二不熄烽火(13)就是许云峰的原型许晓轩烈士被关押在息烽集中营时刻的,它已成为珍贵的文物。

在息烽集中营的“爱斋”后面,“孝斋”前面有两棵沙棠树,特务头子周养浩在树上亲笔题写了“成功失败权操我手,天堂地狱惟人自择”两句话。一开始,周养浩非常得意,但不久他发现因为树在“爱斋”后面,关在“仁、爱、信、平”的“修养人”根本看不见。于是,周养浩决定在“爱斋”前面的两棵树上分别刻下“忠党爱国,先忧后乐”两句话。当时许晓轩在印刷厂当刻字工,又是暴露了身份的共产党员,周养浩就决定要许晓轩刻。对于“先忧后乐”,共产党人有着自己的理解。于是,许晓轩在一棵树上刻下了“先忧后乐”四个字后,故意把梯子踩倒,跌伤了手,以此拒不刻写“忠党爱国”四个字。周养浩只好叫别人把“忠党爱国”刻在另外一颗沙棠树上。现在,我们依稀可见当年许晓轩刻下的“先忧后乐”的字迹。许晓轩会俄语,罗世文也在苏联留过学。有时他们在劳动或放风见面时用俄语谈话或商议工作,即使特务走到前面,他们仍然装着无事一样继续交谈,弄得特务莫名其妙。为了能用这种有效的、安全的方式去开展支部的工作,他们利用休息时间教其他“修养人”学习俄语。

好了,这里阿蔡就说说这个许云峰、齐晓轩的原型——许晓轩。

许晓轩,(1916年—1949年),学名永安,字小轩,1916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市。幼年时因生活所迫,到本地的一个钱庄当学徒。参加陈士德为青年店员和学生组办的外语讲习班,学习英语、世界语和汉语拼音,开阔了视野。1938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经常深入工厂去发动群众开展斗争。19404月不幸被捕,辗转关押于白公馆看守所、贵州息烽监狱。狱中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机智勇敢,多次挫败敌人阴谋。

在息烽监狱时,许晓轩和罗世文、车耀先、黄显声等一起反对狱方制定的“连坐法”,取得胜利。在白公馆时,与李子伯一起积极进行越狱准备工作,狱中难友宣灏传看狱中挺进报时,被特务发现毒打,他挺身而出,掩护宣灏。作为狱中中共秘密支部的核心成员,《黔之驴行》之二不熄烽火(13)每当危险的时候,许晓轩就鼓励大家:“越是关键的时刻,我们越要叫敌人知道,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194110月,被转押到贵州息烽集中营,曾同谭沈明一起,发动难友与监狱主任周养浩作斗争。19467月,许晓轩又被押回重庆白公馆集中营。他和谭沈明、韩子栋3人组成中共临时支部,许晓轩任支部书记。多次带领难友们进行越狱斗争,并拒绝保证不再越狱,曾被罚带重镣在烈日下做苦工和关进黑牢。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残酷折磨和威逼利诱,许晓轩始终大义凛然,坚强不屈,不为所动。无可奈何的敌人不得不承认:“任何刑具对他都是没有效果的”。19491127日,在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下令对狱中的革命者进行血腥大屠杀。临刑前,许晓轩高举双手,向每间牢房的战友道别,平静地对同胞们说:“胜利以后,请转告党,我做到了党教导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仍将这样”。随后,他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黔之驴行》之二不熄烽火(13)蔑视地申斥敌人:“你们这些狗东西也活不了几天,人民就要审判你们了”。临刑时,许晓轩大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许晓轩牺牲时年仅34岁,就在许晓轩牺牲后三天,重庆回到人民手中。党和政府将烈士的忠骨安葬在苍松翠柏护卫着的歌乐山上。

今天我们无言,我们无法评价许晓轩,我们只有崇敬,只有仰望。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贪污腐败的今天,看看这些烈士,我们无颜面对。这里还是读一下许晓轩烈士的诗吧:

 

《赠别》

 

相逢狱里倍相亲,

共话雄图叹未成。

临别无言唯翘首,

联军已薄沈阳城。

 

《悼许建业烈士》

 

噩耗传来入禁宫,

悲伤切齿众心同。

文山大节垂青史,

叶挺孤忠有古风。

十次苦刑犹骂贼,

从容就义气如虹。

临危慷慨高歌日,

争睹英雄万巷空。

 

《赠别》这首诗,是许晓轩同志1947年底在白公馆集中营中写的。当时他常与李子伯同志等筹划集体越狱,后李子伯等同志被移走,晓轩同志乃作此诗赠别。李子伯烈士,四川营山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抗大晋南分校学习,毕业后回蒋管区从事军运工作。1947年计划发动川东农民武装起义,不幸于10月间被捕。《黔之驴行》之二不熄烽火(13)19491127日牺牲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

《悼许建业烈士》中的许建业烈士是四川邻水人,共产党员,曾任中共重庆市委委员、工运书记。19484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许建业同志被捕以后,多次遭受酷刑,始终坚贞不屈。临难时,沿街高呼口号,慷慨激昂,沿途群众对烈士的英雄气概,无不崇敬感动。同年721日,牺牲于重庆大坪。诗中的“文山”,就是指文天祥。

 

 

201510




《黔之驴行》之二不熄烽火(13)

集中营的平斋

《黔之驴行》之二不熄烽火(13)

许晓轩刻过字的沙棠树

《黔之驴行》之二不熄烽火(13)

息烽集中营内英雄辈出

《黔之驴行》之二不熄烽火(13)

 孝斋,一个“狱政革新”的工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