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云南》之十三
叠水瀑布(下)
文:阿蔡
图:阿蔡

这第三副怪对联,真是怪到极点啦(请看图示):上联是“‘三云’、‘二云’、‘天气’、‘不上下’、‘彩务’、‘绚金’、‘洞真石’”。下联是“‘三山’、‘二山’、‘高地’、‘方寸中’、‘道付’、‘形全’、‘内户人’”。这上边的字每个单引号里的字都是组合在一起的,汉语字典(哪怕是康熙字典)里也是无法查找的,真使人无法辨认。
呵呵,这倒底是什么意思呢?
这副对联真的考倒了不少饱学之士,由此也使“仙乐观”的名气更加响亮。传说,这副对联是当年修建道观时观里的一位道长写下的,它的文字采用了道家创造的符书。我们知道,道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道家在长期传习符箓术的过程中创造了纷繁的符箓道法,制作了众多的符书。道家所创符箓真是难以数计,符箓的样式也千奇百怪。不过,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类:一类是复文,二类是云篆,三类是灵符、宝符,四类是符图。据专家考证,仙乐观的这副怪对联就是用复文写的,此联堪与现陕西周至县古楼观说经台楹联媲美。
那么,这副怪楹联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非正式的译法应为:
“独坐云中神仙府,丫杈山上道人家”
但也有人认为这还值得商榷。
据仙乐观的住持、腾冲道教协会会长赵成芳介绍,这副对联所用的字,是被称为会意字的个人新造文字,是根据道教文化理念来造字,其中暗含道教文化的玄机妙理。目前,腾冲道教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对怪联的诠释大致有以下3种:
其一,过去盛行的注解为“独坐云中神仙府,丫叉山上道人家”。
其二,如今流行的注解为“古洞云中神仙府,世外山上道人家”。
其三,还有最新的注解为“层层云中神仙府,叠叠山上道人家”。
当然,这三种注解并非定论,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为怪联留下了诸多悬念。从目前对怪联的解释来看,上下联的后5个字争议不大,基本趋于一致,争议较多的是前2个字的解释。
有学者认为:在第一种解释中刻意看出,“仙乐观”是道家,在观后还有一个“龙光台”。“龙光台”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处,可视为儒家之地。在仙乐观旁不远处还有一“毗卢寺”,它是释家。
景区内儒释道三家并立,和谐共处,这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化现象。所以,上联中三个“云”字,则会意成“独”字;两个“云”字相连,则是并排为“座”,所以第一种解释为“独坐”。至于三个“山”字成品字形叠加,两个“山”字相连,应当解释为“丫叉”。(阿蔡注:三分天下儒释道,丫杈之说非最好)。
也有学者认为:在第二种解释中,三个“云”叠加,两个“云”相连,可以解释成“古洞”(阿蔡注:这种解释令人费解,不明其意何来)。至于三个“山”叠加,两个“山”相连,可以解释成“世外”,有学者认为是“山外之山”,这乃是“世外桃源之地”,故会意成“世外”之意。(阿蔡注:有点牵强,但离道也不甚远,可以勉强接受。)
更有学者提出:在第三种解释中,有“云上有云,云云相连”的字像描述,则可以理解为“层层”天云之意;而“山上有山,山山相连”的意象,也可以理解为山峰重叠之意,故为“叠叠”。(阿蔡注:这样的理解比较接近意象,可以成为比较有力的说法)
对于对联中的“后五字”解释基本一致:
学者们普遍认为:上联第三个字意为先天之气为“云”,应是天上的水;第四个字不上不下意为“中”;第五个字则会意成“彩雾”或“彩云”,而彩云之上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则可解释为“神”;第六个字表示金光绚丽,只有仙人才会如此,则可解释为“仙”;最后一字“石真洞”三字相连,那是指得道真人居于石洞中,石洞则为仙府,应当解释为“府”。在下联中,第三个字“高地”可释为“山”;第四个字则会意成“中间的上方”,因此也为“上”;第五个字则是“道人”,可释为“道”;第六个字,形全则修炼成“人”,释为“人”;最后一字,“人”旁有“户”人家,且“人”在“户”内,则是“家”了。
尽管如此,专家的这些解释也是“意会”的东西,里面也没有能够可以使人足以“信服”的逻辑依据。所以,这三种说法仅仅是一种探测性的“说法”,而绝不是定论。我们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一种全新的解释来。也正是人们对怪联的解释不一,就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悬念空间,也就引起了人们浓烈的探求欲望。也许,将来会有人能给我们一个更为合理、更令人折服的诠释,这正是道家师长所企盼的,也是无数腾冲人乃至中华人所企盼的啊。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仙乐观里静悄悄。只有观外的叠水瀑布还是那样在咆哮、在奔腾……快点,抓紧时间去龙光台,在那里看看叠水瀑布的全景,并留个影……有人已经很少了——抓紧去!

仙乐观第一副怪联的原版

仙乐观第二副怪联的原版

仙乐观第三副怪联的原版

太极桥:文化古堡

太极桥上,飞流漱石

龙光台,叠水库

叠水瀑一边,仙乐观一角

龙光台:儒家文人集合地

国殇墓园离仙乐观并不远。

腾越古镇,欣欣向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