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人像

标签:
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青铜人像面具轮纹清杂谈 |
分类: 轮纹晴 |
青铜人像
文:阿蔡
图:阿蔡
北大考古文博院副院长孙华先生根据三星堆不同类铜像间眼睛的差别来区分通向的身份。孙华将他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眼睛的瞳孔如柱形突出于眼球之外的这一类是神而不是人;二是,眼睛中间有一道横向棱线,没有表现瞳孔的,应该不是普通的人而是智慧之人、聪颖之人;三是,眼睛中或有眼珠或用黑墨绘出眼珠的才是普通而真实的人的形象。当然,这种说法也只能是一家之言,内中不乏还有臆想的成分。三星堆的铜人像很多都没有瞳孔,这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对于这些人像为什么不表现瞳孔,学者们也有着不同的解释。根据民族志的材料分析,许多民族的神职人员在通神做法的时候,往往要服用某些令人致幻的药物,凭借这些药物的力量使他们能够达到神化的天地,因此他们是一群很特殊的人,虽然掌握着较高的文化,但是眼睛却是失明的。难道在三星堆王国的神圣阶层中,果真也有这样一群“瞎子”吗?学者说法纷纭,我们只能猜测,因为这仍然是个未解之谜啊。
立人像面部特征为高鼻、粗眉、大眼,眼睛呈斜竖状,宽阔的嘴,大耳朵,耳垂上有一个穿孔。脑袋后端有发际线。立人像身躯瘦高,手臂和手粗大,很夸张,两只手呈抱握状。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立人像,身高1米7左右,连座通高2.62米,重180公斤,被尊称为“世界铜像之王”。迄今为止,这座已有3000多年铸造历史的庞大青铜巨人,在国内出土的商周文物中尚属首例,因此被誉为“东方巨人”。细看大立人青铜像,其头顶花冠的正中有一个圆形的代表太阳的标志。从它所在的位置看,这个大立人像也许就是代表太阳神在行使自己的职能,也许他本身就是太阳神的化身,这是太阳崇拜的直接表现。从审美角度来看,青铜大立人不是一件写实风格的雕像,光从人物的骨骼上来分析,我们就可以觉察到他的躯体不符合正常人的比例。事实上,我们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长有这般躯体的人。也就是说,这件雕像表现的并不是一般意义的人,而是特殊意义的审美观念。在专家看来,那么粗大的手,那么细小的身体,那么长的脖子都无法和现有的人种联系起来。因此,我们现在只能把它解释为一种艺术造型,是一种抽象、一种程式化的东西。这也许就是古蜀人喜欢的一种艺术审美形式。那么,这尊青铜立人像代表的最有可能是谁呢?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宗教领袖,也有人以为他是蜀王的象征。也有专家从制造者选取材质的角度考虑,认为立人像在众铜人像中指挥着全局,是一个传说中的领袖或英雄。这种全身青铜雕像在中国地区是罕见的,因而它的出现就显得十分突然。于是,有的学者在近东地区寻找着这一特征的渊源,也提出了一些我们很难理解的说法。
而钱玉趾先生认为立人像应该是古蜀人的宗教首领像,铜像双手所握的是类似彝族巫师的法具神筒。孙华先生分析说,立人像的衣冠饰件均为青铜铸就,如果他双手果真要持通天柱或神筒柱这样的法器,那也应该由青铜铸造才是,不应偏偏是这个物件要拿木头或竹子来制作。赵殿增先生则从三星堆的许多器物中归纳出奇特的手的造型:所有人物的手都特别大,特别突出。我们从立人像同期出土的其他人像上,也能看到双手环握的手型。陈显丹认为它还是一种手势,他手里并没有拿东西,好像巫师在做法时的一种动作,就是在不停的比画。
大多数专家认为它是
“表现太阳崇拜观念的一种装饰器物”。然而众所周知,自然界和人类都喜欢“对称”,因为对称不但美观、稳定,而且简洁。制造四道、六道、八道或十二道芒的饰物更美观与简洁,为什么三星堆人要舍简求繁将太阳轮制成五等份?要知道,在测量技术还很落后的远古时代,要将圆周等分成五等份该是多么困难的事啊。这至少说明一点,那时的人们已经懂得圆周的五等份了,其中的数学与物理意义已经相当先进了。至于青铜太阳轮的用途,有专家分析认为,轮形铜器应该是一种盾的装饰物,它是一种舞蹈仪式进行时的一种法器。它上面的花纹可能表示太阳,但是也不能排斥它本身就是一种干或者盾的基本判断。
你知道,这个青铜器叫什么?有何用途?
顺风耳,千里眼。三星堆里的面具在眼睛与耳朵的铸造中都有特定的含义,你能知道多少?
青铜面具上的眼睛
青铜人头像,有点神化也有点夸张,难道这就是古代人的审美观?
这是三星堆出土的玉环,还有玉琮呢!你知道玉琮与玉环的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