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腧穴
(2022-03-16 11:04:11)
五腧穴
指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位,简称五腧。《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用水的源流来比喻各经脉运行从小到大,由浅入深,自远而近的特点。其临床应用,《难经·六十八难》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阳经五腧穴
阳经/五输穴 |
井(金) |
荥(水) |
输(木) |
经(火) |
合(土) |
手阳明大肠经 |
商阳 |
二间 |
三间 |
阳溪 |
曲池 |
手少阳三焦经 |
关冲 |
液门 |
中渚 |
支沟 |
天井 |
手太阳小肠经 |
少泽 |
前谷 |
后溪 |
阳谷 |
小海 |
足阳明胃经 |
厉兑 |
内庭 |
陷谷 |
解溪 |
足三里 |
足少阳胆经 |
足窍阴 |
侠溪 |
足临泣 |
阳辅 |
阳陵泉 |
足太阳膀胱经 |
至阴 |
足通谷 |
束骨 |
昆仑 |
委中 |
阴经五腧穴
阴经/五输穴 |
井(木) |
荥(火) |
输(土) |
经(金) |
合(水) |
手太阴肺经 |
少商 |
鱼际 |
太渊 |
经蕖 |
尺泽 |
手厥阴心包经 |
中冲 |
劳宫 |
大陵 |
间使 |
曲泽 |
手少阴心经 |
少冲 |
少府 |
神门 |
灵道 |
少海 |
足太阴脾经 |
隐白 |
大都 |
太白 |
商丘 |
阴陵泉 |
足厥阴肝经 |
大敦 |
行间 |
太冲 |
中封 |
曲泉 |
足少阴肾经 |
涌泉 |
然谷 |
太溪 |
复溜 |
阴谷 |
五 腧 穴 的 作 用
疾病发生在五脏时,邪气深藏,治疗时应取井穴;疾病引起皮色变化,如发热面赤可取心经荥穴;病情时重时轻时,应取腧穴;疾病影响到声音变化时应取经穴;经脉盛满而有瘀血时,病在足阳明胃经,以及由于饮食不节而引起的疾病应取合穴。
本经子母补泻取穴
五行
|
金
|
水
|
木
|
火
|
土
|
君
|
相
|
脏 腑
|
肺
|
大肠
|
肾
|
膀胱
|
肝
|
胆
|
心
|
小肠
|
心包
|
三焦
|
脾
|
胃
|
母 穴
|
太渊
|
曲池
|
复溜
|
至阴
|
曲泉
|
侠溪
|
少冲
|
后溪
|
中冲
|
中渚
|
大都
|
解溪
|
子 穴
|
尺泽
|
二间
|
涌泉
|
束骨
|
行间
|
阳辅
|
神门
|
小海
|
大陵
|
天井
|
商丘
|
厉兑
|
使用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还可与旁经形成母子关系,如脾虚补心经;取火生土之意。脾胃实证,可以泻其大肠经。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