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拿大的“农民工”

(2010-03-29 05:53:44)
标签:

情感

分类: 活在北美

加拿大的农民工

那是一个矮个子的白人,四十多岁,身材粗壮魁梧,面目清秀。英文说得嗑嗑巴巴,从东欧那个解体的前铁幕国家移民到加拿大快十五年了。

 

面色苍白,一副病容,淡褐色的头发干枯而稀疏,白发早早地光临头顶。他那双充血的眼睛十分疲乏地看着我:

 

我好疲倦。今天早晨三点才上床睡觉。 我看了看钟,他只睡了五个多小时。

 

为什么睡那么晚?

 

其实我天天这样,打两份工。白天修理汽车,从早晨8点做到下午6点,晚上从7点再打另一份工,做到晚上12点半。回到家里吃完饭上床,就很晚啦。

 

很辛苦啊。

 

是啊,家里有三个女儿,都围着我要名牌衣服,漂亮首饰,一天到晚爹地长爹地短的,我不多挣钱怎么满足她们啊。 说完,笑了。

 

当然,不止是为了满足不懂事的小女儿们。食品,房贷,衣被,这些基本的生活需要,已经压得这个外国移民来的体力劳动者,喘不过气来。

 

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词---农民工

 

成千上万背井离乡,奔向被人吹嘘得似万花筒般美丽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实来了才发现,人家需要的是劳动力,并不在乎于你以前有多高的学历。他们提供的发展机会 是让你去干加拿大公民们不愿意,不屑于干的工种,低收入的工作。

 

我前面说的那位东欧男子,在他自己国家,是正规大学毕业的工程师,搞建筑工程设计多年。在这里干个汽车修理工和每小时11元的旅馆保安,累死累活地养家,就是他穿过铁幕 飞奔至加拿大的未来 --华发早生。

 

他还不算难过的。我见过一个印度年轻人,以前在俄国念了七年医科大学,著名的莫斯科大学医学院。碾转至加拿大,为了取得加拿大经验 ,白天来我这里学习,晚上去一家屠宰厂的冷冻间上夜班。他说他一年四季就不觉得有夏天,因为天天晚上都要穿着厚重的冬大衣在冷冻间里干活。白天来上课时,他总是眼睛红红地布满血丝,哈欠连天。我真担心他晚上在冷冻间里睡着了,和冻猪肉,冻牛肉一起。。。。。。。

 

一对巴基斯坦夫妇,男的皮肤科医生,女的妇产科医生,从英国碾转过来。丈夫在爱丁堡大学得到了皮肤专科证书,可是到加拿大不被承认,得重新考试并等待临床实习机会。家里有两个小孩,一家人得生活。于是,和许多南亚的新移民一样,夫妇俩考牌照,开出租汽车。男的白天来上课,晚上开出租车,女的白天开出租,晚上照顾放学回家的孩子。我还记得,这位阿赫麦德医生,四十多岁的男子,背有点驼,头发花白花白的,十分乐观爱笑。他总是在人们出其不意的时候,开点恰到好处的玩笑,逗得一屋子人哈哈大笑。不过,如果有人说在加拿大,随便一个开出租汽车的司机都可能是外国来的医生,博士或律师,这绝对不是在开玩笑。

 

安德烈医生是俄国移民。快五十岁的人,看他的样子,你立马就会想起那个词:白极熊!高大而肥胖的他,以前在俄国是正而八经的双料博士 :生物学博士加整形外科DOCTOR。可能缺乏语言天份,到加拿大六年了,他说的英语仍然没人能听懂,所以他总是沉默寡言著,见人只微微一笑。在加拿大,没有机构承认他的双料博士学历和经验,他只能作技术员的活儿。白极熊 以前在莫斯科在无影灯下捉绣花针作整形手术的美好图画,只有永远存在记忆之中。

 

还有一个上海男孩,三十多岁,以前在上海一家著名医院作外科医生。之所以叫他男孩,是因为他个子矮小,非常可爱。第一次见到我们,他就大方地用上海腔说:你们以后就叫我小弟 好啦! 周立波似的幽默。小弟老婆一年前跟别人跑了,他就自己一个人,边打工,边学习,养活自己。学习期还没有满,小弟就要走了,很无奈地告诉我:学费不够啦,得回去打工挣钱,不然,连房租都付不起啦。 小弟走了一个多月,有一天突然给我来电话,在那一头,他兴高采烈地告诉我:我找到工作啦,在一家食品工厂的流水线作夜班,一小时十元五毛钱呢!

 

不知我的这些外国医生朋友们,现在怎样了?

 

据说,加拿大的移民制度和以前一样,给各类移民打分,医生一类的分数仍然是比较高的,说明加拿大很需要这一类人材。可是,来了的人才却让他们学非所用,就像采下来的参天大树,让他们烂在那里。

 

这情况,让人想起一组英语词汇:Brain Drai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