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巫婆习俗小考

(2008-02-21 04:04:40)
标签:

时尚

分类: 史海钩沉
 欧洲巫婆习俗小考

谐和

南瓜节一到,巫婆满天飞。美国的老百姓都眼巴巴等着看明天巫婆亮相呢。

巫婆,巫婆,在西方习俗里,一位面目丑陋,鼻子尖长,披一身黑披风,戴一顶黑
尖帽,乘苕帚敖游天空的老太婆。“酷”得可以。以至于在风靡一时的“哈瑞波特”
里,巫婆的苕帚居然被几个半大小孩子骑着满天跑。

不过,别小看这苕帚,在中世纪的欧洲,这个东西,和中土的裹脚布差不多,对男
人,暧昧地意寓着“性”幻想。

最早关于巫婆的故事,出现在15世纪的欧洲,叫做FLYING OINTMENTS,描写巫婆梦
想着飞翔,讲述着一些骇人听闻的故事:小孩被煮啦,鬼怪吃人啦,妖魔附身啦。。。。。。
总之,是些骇得人不敢合眼的事情。

最早编织这些故事的,是那些教堂的神职人员,用来吓唬不信神的老百姓吧,和FLG讲的鬼话差不多。

也许是嫌这巫婆不太“酷”,于是,来了巫婆乘苕帚。。。。。。

据说,都是黑麦面包发霉以后生长的麦角霉菌作的怪!

在中世纪的欧洲,一般人餐桌上的主食是黑麦面包,大量烘烤的面包有时就储藏在
柜子里。不过,在没有冰箱的时代,面包储存时间一久,就会生霉,长出的霉菌叫
“麦角菌”。麦角菌是不能吃的,吃了坏肚子,严重的还要死人。

在医药落后的年代,欧洲人却“发明”了用这玩意作迷幻剂。事实证明,小剂量的
黑麦菌有较强的至幻作用。可别小看文艺复兴时期那些民间“科学家”们,欧洲人
搞草药不但是为治病,也是为了“致病”呢。伟大的莎士比亚就在他的戏剧里用过
这种黑角霉菌致幻剂演出悲喜剧。可见此玩意在欧洲的广泛应用。

于是,恭喜巫婆们!自从黑角霉菌致幻剂上市,教堂的牧师们编织出了更新的,14+限
制级故事:巫婆们将黑角霉菌敷于苕帚上,骑在上面“飞翔”,摩擦之中,霉菌透
过巫婆的皮肤组织,吸收入体,竟然可以让这些丑陋的女人产生暧昧的幻想!

所以,让哈瑞波特等一杆小孩子骑苕帚飞翔,简直是作者不懂历史地乱来,胡编,
误导青少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