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下舞台的京剧脸谱

(2017-02-13 19:51:47)
标签:

京剧

万面楼主人

脸谱

文化

摄影

      http://s10/mw690/001tIvAjzy78KVJyOGB39&690

万面楼主人制做的财神脸谱模型,面带金钱,额飞双蝠,是对钱金福财神脸谱的进一步丰富与美化

 脸谱艺术是中国戏曲净(花脸)、丑(小丑)两行的面部化妆方法,是用色彩和图案来塑造人物的手段。经过漫长的演变和诸多前辈艺人的发挥创造而形成体系,其中以京剧脸谱最为精美丰富。发展至今,脸谱俨然成为了戏剧艺术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徽记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http://s3/mw690/001tIvAjzy78KVM0Oema2&690

化妆,高登脸谱勾画。油白色三块瓦脸

http://s5/mw690/001tIvAjzy78KVLVZu4c4&690

《艳阳楼》王玺龙饰高登。把一个骄奢淫逸为祸乡里的恶衙内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谱”即形式规范,意味着有章法规则可依。京剧脸谱衍生出了很多谱式,如:整脸、三块瓦脸、六分脸、十字门脸、元宝脸、碎脸、象形脸、歪脸等等,绚烂多姿,令人称绝。然而,如此美轮美奂的一门艺术,却逃不出“随戏而生,随戏而灭”的命运。戏前演员化妆,浓墨重彩勾画脸上,舞台表演时顾盼生姿、勾魂摄魄;演出结束卸妆洗脸后,脸谱便瞬间消失。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承研究脸谱,除了艺人间的口传心授,还衍生出一种纸本记谱的方式。现存可见的资料有:梅兰芳缀玉轩藏明代脸谱纸本,20世纪初北平国剧学会邀请当时京剧花脸名角儿钱金福、韩乐卿、侯喜瑞等绘画的脸谱纸本画稿(如图一,传为钱金福所绘赵公明脸谱),京剧剧作家翁偶虹先生汇集收藏的脸谱资料纸本,京剧学者、脸谱研究家刘曾复先生亲绘的脸谱图稿近千种等等。在摄影技术尚未高度普及的年代,这些资料是从记谱角度入手,传承、研究前人脸谱艺术的宝贵财富,也是后学们进行再度创作要参考的范本。其作用丝毫不亚于书画界的《三希堂画谱》和诸多金石碑帖。

 

http://s6/mw690/001tIvAjzy78KXg7z2R25&690

相传为北平国剧研究会邀 钱金福 绘 赵公明脸谱,手稿钱式脸谱曾被梨园界冠以“天下一品”的美誉

 

http://s8/mw690/001tIvAjzy78KVR7s7Zd7&690

齐健隆号老戏画大登殿局部(清).从此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清宫升平署戏画的影子

http://s1/mw690/001tIvAjzy78KVR29RCc0&690

局部

  当然上述诸多脸谱资料,其载体虽然已经由演员的面部转移到纸张上,但它的功效并没有离开舞台,还是服务于表演艺术的,只是形式美感会稍显单调。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脸谱艺术彻底脱离舞台表演后,融入民间美术的样子。从旧时灯扇铺的彩灯、年画到孩子们玩的面具,以及泥人、鬃人、剪纸、马勺……只要是戏曲题材的民间美术作品,我们都能轻松地从中找到脸谱的影子,但这类作品的规范程度又远不及上述记谱资料,概因民间艺人戏曲知识毕竟有限,难以参悟脸谱谱式规则三昧所致。不过这倒也不妨碍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演绎出一张张“大花脸”,其绚烂程度亦不亚于专业脸谱画稿。

http://s8/mw690/001tIvAjzy78KVUP9l587&690

万面楼主人绘制《京剧脸谱艺术大观》部分作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有一类京剧脸谱作品应运而生,就是由专业京剧演员和戏曲脸谱爱好者共同努力,创造出的京剧脸谱工艺品和画作。这类作品是记谱式脸谱和民间美术融合后的产物,在笔者看来,是当代脸谱作品中最应提倡和发展的一类。这类京剧脸谱作品在记谱的准确度上很高,可以体现舞台脸谱之美,且具备文献价值;同时在载体和表现形式上又比较广泛,不少作者借鉴了工笔国画的技法和形式,亦有以石膏、纸浆或泥制成人脸模型,彩绘后再制作微缩盔饰髯口的半立体作品,对舞台脸谱的还原程度极高,效果逼真,因此得到了专业演员的认可和京剧爱好者的喜爱。

http://s13/mw690/001tIvAjzy78KVXlv88dc&690

王驰绘象形脸,鸟脸折扇,右起赤鸟,金翅大鹏,孔宣

  然而,如何保持这类作品的优越性,也是值得从业者思考的。拙见以为,最不应丢弃一个“准”字,如不准,即便技法再如何纯熟精到,其高度和意义依旧无法提升。此外就是不可媚俗,前文言过,脸谱是服务于京剧表演艺术的,即便脱离舞台、更换载体,也应尽量保持它最本真的样貌,即便成为徽记和符号也不应离谱,更不能在创作过程中依附戏曲艺术之外的题材和指导思想,盲目嫁接、曲意奉迎。笔者以为,在传承与发展中,传承当重于发展,只有抓住京剧脸谱艺术最本真的根,才能在创作中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http://s9/mw690/001tIvAjzy78KVXtJB6d8&690

王驰绘制脸谱画作品《群仙祝寿》

本文将发表于2017.2.15日出刊的《中国书画报》综合美术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