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08年,谷歌将语音识别和搜索系统结合在一起,有了语音搜索。
2016年,在苹果开发者大会WWDC发布了产品siri的新功能。
2017年,阿里巴巴宣布未来或将实现“刷脸支付”。
云支付缓解了没有带现金的尴尬,解放了钱包,为购买带来便利。云服务二十四小时全程在线,提供私人订制服务,减负人工压力……
本周做客《波士堂》的BOSS黄伟(云知声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就是这样一个对人工智能的未来抱有希望的人,希望可以运用云端的能力去改变世界。而值得一提的是,他带领的云知声已经几次刷新语音行业的融资记录,由他主导研发的世界上首个声纹认证系统手机更是在全球大卖。
未来,动口不动手
除了人脸识别,指纹解锁之外,语音也逐渐成为受关注的领域。而音箱无疑就成为当下语音企业的标配,例如亚马逊的Echo,京东的叮咚等。云知声也不例外拥有自家的音箱——潘多拉。不过不同的是,潘多拉本质是提供给厂商客户的整体解决方案,还没有像以上提及品牌那样实现量产。
在被问及如何看待音箱成为标配时,在被问及如何看待音箱成为各大巨头公司的标配时,黄伟认为这正证明了下一代的系统操作之争已经开始,未来的系统不再是安卓和ios,而是云端基于声音和视觉的交互系统。如今,云知声已经成为白色家电领域唯一落地出货的芯片供应商和国内首家推出医疗云服务并率先完成近百家医院系统测试的语音服务商。简单来说就是,你可以在家实现语音控制灯具厨具等开关和操作程序。而在医疗方面,也因介入了语音智能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潘多拉现在之所以还没有量产推市的原因是因为团队觉得现在还不是做音箱的时间点,第一是因为技术上还没有处理好人机交互的问题,第二是因为到底是为了热度去做产品,还是因为相信未来会发生什么而选择去做?这是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但是无论处在哪一个立场来看,毋庸置疑的是,“动口不动手”的未来真的来到了。若干年前“懒癌患者”们期望的,可以一声令下实现的家居自动运营的设想终于成真。节目现场,黄伟也把潘多拉带来亲测。不过主持人和极客团还是调皮的乱入。上一秒还想听歌,下一秒就想听相声,想想潘多拉的内心可能是崩溃的。不过在测试中可以轻易的发现,潘多拉不需要像亚马逊的音箱一样,每次发出指令的时候都要叫出名字,而是一次唤醒之后就可以实现“流式交互”,实现多轮关联,跨领域多种对话。
如今云知声在语音市场每日的调用量是3亿次,和百度与科大讯飞在同一水平上。在车载领域,超过1000万台后装车机市场采用了云知声提供的语音交互解决方案,市场占比70%。而在AI
医疗这一全新领域,云知声也在积极布局语音落地交互,行业成绩遥遥领先。黄伟自信表示“在未来,人工智能领域表现最好的几家将是百度、阿里巴巴集团、腾讯、科大讯飞和云知声”,因为过去五年的经历证明云知声已经在正确的赛道上。
有情有义的人做有情有义的事
黄伟给自己的标签是“清澈的理工男”,反复提到的观点是“要相信未来”。在人工智能还不像如今般大热时,曾自掏腰包100万当做公司的运转资金,就这样坚持了8个月,直到获得了天使轮投资。“有人因为看到而相信,有人因为相信而看到,我属于后者。在对未来迷茫的时候,还是选择相信未来的方向是存在的”,黄伟坐在红沙发上回忆当初,有些感慨。
回忆当初获得天使轮投资,和投资人算是“相互感动”:某天天使轮投资人发来了一封邮件,认真分析了云知声的方向和人工智能领域方向,这让黄伟十分感动,投资人可以真正的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而打动投资人的,正是之前黄伟自掏腰包也要坚持下去的决心。
有情有义的人在一起,做有情有义的一件事,成功就不会远。
黄伟提出“云端芯”生态,人工智能的落地如何实现“从云到端”,又如何理解人工智能从“芯”开始?
云知声估值十亿美金,有没有估值泡沫?
10月21日22:00,云知声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伟做客第一财经《波士堂》,解锁云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