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波士堂
波士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620
  • 关注人气:13,1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蔡洪平:IPO教父直谏企业家

(2009-11-12 11:35:38)
标签:

财经

ipo

中国企业家

蔡洪平

瑞银

上市

分类: 《波士堂》最新闻
      

个别企业家的那种轻浮的习气特别要不得;贵族化、政治化还有风雅化的倾向,应该警惕,不能打着慈善的招牌附庸风雅。 

 

刚在瑞士银行内部被擢升为亚太区投资银行部主席的蔡洪平,是上一轮内地企业海外IPO狂潮中最耀眼的投行助推手。潮退之后,蔡洪平对《中国企业家》总结了他所见到的IPO众生相:

 

现在国内民营企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过往比较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成名英雄,出现了一些不确定因素,我认为这既有市场的问题,也有自身的问题。

 

我觉得那一类存在巨大不确定因素的企业,是因为在IPO前后企业家往往进入三类认识误区。

 

1、当企业成功上市,企业家身价变成几百、上千亿元的时候,他们把这误读成这是他们自身因素所造成的,而不是产品市场高潮周期和资本市场高周期所致。在上完市后的决策上,连续犯错误,这些错误决策,是他们在创业期间都很少做出的。比如有的和投行对赌、有的盲目投资、过分自信。

 

2、没有上市的企业,又误读了别人的上市成功——“他凭什么能值那么多钱?我也想成首富”。企业家本来应该是做产品的,结果变成做财富了。本来是冲着市场规模做企业的,后来冲着身价去做企业了,借钱去拿更多的地,显示了“超速发展欲”。本来是能上就上,不能上市也能过,却由于违反了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离开了对资金、市场、人才的管理和风险控制,现在上不去市,积累成危机。

 

借着金融危机,今天我们又回到了一个讲常识的年代。我们能不能把纷繁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说清楚?一个好企业的模式与价值,一定能被简单地说清楚。

 

3、还有一类企业上市后也有很好的品牌和很好的市场形象,但这几年来,少数企业家上市成功后,忘记了他们的本色和根,忘记了企业发展所需的基本基因,去参加各种研讨会、商学院班、电视秀、讲坛、出书……去欧洲喝红酒、去哈佛听教程。当他们借着各种班往外走的时候,他们看到了西方社会是过着什么样的贵族生活,于是凡是人类所有的高级享受他们都想去享受,他们想把自己变成贵族,他们迫切地要求得到尊严、社会地位和尊敬。企业家是需要得到社会的尊重,但不是能通过电视作秀的方式。他们这样做,恰恰是把根拔起来,使基因变异,所以现在出现了各种问题。创业不容易,守业更不容易,我们这代中国企业家,必须了解自己的使命,我们只有吃苦和创业的天职,没有享受贵族生活的份,三代才有贵族。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还在发展,还没到我们享受的时候。个别企业家的那种轻浮的习气特别要不得;贵族化、政治化还有风雅化的倾向,应该警惕,不能打着慈善的招牌附庸风雅。你只有先爱你的家庭、太太、家乡、员工,才能再爱别的。还有的个别企业家放着主业不去专注,去搞私募基金,把自己的股票作抵押。他不知道,隔行如隔山,这也是远离了根。现在金融风暴一来,有的企业家就过不去,欠了很多财务债、人情债。

 

当然一大批企业家还是恪尽职守、本分从业、艰苦奋斗,特别是一批工程师和学者出身的企业家,比如王传福、施正荣、彭小峰等。但我刚才说的那三点,的确是金融风暴中中国企业家的众生相。

(本文转自中国企业家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