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BOSS陈劲松的建房之道:令我感动的32㎡

(2009-09-11 02:10:08)
标签:

房产

大浴缸

boss

贫民住宅

张智强

香港

杂谈

波士堂

唯众传播

分类: 《波士堂》最新闻

BOSS陈劲松的建房之道:令我感动的32㎡

 

星期天,在香港油麻地百老汇电影资料中心,参加 张智强先生的新书《My 32Apartment》分享会。张智强是一个有个性的香港建筑师,早在六年前“长城脚下的公社”他就设计了其中的“箱宅”。为此,把32㎡的空间折腾出无穷的创意是意料中事,并无太多的意外,真正令我感动的这32㎡住宅的特别之处,是他三十年在其中真正居住的故事和他居住的价值观。

张智强先生(Gary)说,香港人的居住空间一直非常紧张,普遍人家也就是在这3070㎡的空间中居住,而香港又是一个极物质主义的地方,人们一旦有钱就换大屋,换豪宅。而三十年他一直居住在这个32㎡,就是不换大屋,想的是亲身体验小空间的适应性和可能性,而他的实践可以证明,32㎡可以做到“豪宅”的一切可能,而且更方便,亲切和cool

32㎡可以做到什么?

——20个访客的鸡尾酒餐会

——2个双人床的卧室

——1个像样的家庭影院

——1个步入式的衣帽间

——带有大浴缸的卫生间

——图书馆和工作室

——带大吊床的游戏空间

——1个教室(Gary也是港大的客座教授)

……

所有这些都在这32㎡之中实现。这32㎡的空间历史,体现了人与空间真正的互动史,处处闪耀着真实的智慧、力量和光芒。

Gary的实践与目前中国人的居住潮流正好反向,这种明显的反差,突显这32㎡非同凡响的意义。

一、      哪里是我们的家?

Gary说,这32㎡是他从小居住的家,现在父母和兄妹搬走了,就成为了他自己的家。这种唐楼(旧式筒子楼)有着许多回忆和故事,而他目前的改造也是故事的一个延续。他说大多数的朋友可不是这样,他们不停地搬家。他想再出一本书来描述一个朋友的搬家史,几乎一年一搬。不断搬家,就要考虑一下:你只是一个过客,因此要考虑不断买和卖;想卖个好价钱,你就要考虑买家的喜好。而不是自己的喜好;最终所有人都住在差不多的房子里(太特别,没法卖),想着下一次要搬到哪里?想寻找家,但哪里是家呢?

二、      我们一定要大吗?

在不断放大的潮流中,突然遭遇Gary32㎡,我们会显得措手不及和底气不足。

——越来越大的房子,真的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大的幸福吗?俗语讲:“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意思是自己的窝,充满了时间的记忆。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啊,这是不可取代的?

——什么是中国城市住宅的真正解决方案?是不断地放大户型吗?是低密度豪宅吗?是像日本那样密密麻麻的农民房吗?是像新加坡那样的花园城市吗?我们有什么条件不断地扩大城市的边界?所谓“中低收入,中小套型”难道就意味着贫民住宅吗?

三、      空间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我们都喜欢用超大的浴缸泡澡,可是它的确占用了太大的面积,而泡澡的时间,平均下来每天也就是十几分种,剩下来的时间这个空间不就是浪费了吗?于是,大家只能放弃。可是我们有没有想到这个大浴缸占用空间的多重多功能使用?

“空间”的真正意义总是与“时间”相联系的,或者说“空间”只有使用才有意义,而使用空间的多种活动都是以时间为标尺和计量的。

我们城市建设之所以浪费,大而不当,就是不考虑空间的这一时间特征。比如夜晚空无一人的CBD,卧城和公园不公,小区内停车场的堵塞和空置,……等等问题,其本质不就是在空间与时间问题上的错位吗?

张智强先生的这32㎡位于香港北角的城市中心区域,这不正是未来城市中心公寓的模型吗?——白领能买得起,方便住,兼顾上班和生活,同时占领核心的商业资源,空间趣味和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