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波士堂》节目观后感

(2009-06-11 00:09:08)
标签:

波士堂

罗红

幽默

人文

袁鸣

观众

实习

教育

分类: 《波士堂》观后感

如题:以下是即将来《波士堂》实习的何晨青同学写下的文字,

虽然她还没有进到我们的现场,却能细腻地透过画面捕捉到节目设置时的很多初衷。

诚挚欢迎像晨青这样对电视有热情和想法的同学们来到《波士堂》,相信你们的到来会让《波士堂》更值得大家期待!

《波士堂》节目观后感

                                               

                                                                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  何晨青

 

(节目嘉宾:好利来董事长 罗红)

 

“商道即人道,财经也轻松。”主持人的开场白就道出了整档节目的基调。《波士堂》有别于一般的财经类节目和嘉宾访谈类节目,它的节目气氛比较轻松。这种“轻松”是从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1.节目现场的环境设置

《波士堂》节目现场的主色调为海蓝色。心理学研究表明,蓝色可以使人的心情变得平静、放松。虽然那些BOSS平日见惯大场面,但面对摄像机镜头可能也会比较紧张,以蓝色为主色调的舞台有助于他们放松心情。而红色则是能够让人兴奋的一种颜色。BOSS坐在红色的沙发上,能够在感官上刺激他们,令他们更容易袒露个性。红色和蓝色是相对浓重的色彩,《波士堂》的舞台上还点缀有柠檬黄和白色。这两种颜色很好地起到了调和的作用,令整个色彩搭配不会过于浓重,散发新鲜活泼之感。

2.BOSS的穿着

虽然没有完整地看完多期节目,但大致浏览了一下,注意到一个细节。不知是否是编导的刻意安排,节目现场的BOSS几乎无一例外地穿着休闲。褪去西装革履后的BOSS平添了一分亲切感,与BOSS的对话也显得比较轻松。

3.主持人的风格

很多其他的财经类访谈节目,像《亚洲经营者》等,主持人大都比较严肃,正襟危坐,而且是坐在固定的位置上的。但《波士堂》的主持人,无论是之前的曹启泰还是目前的袁鸣,都是以风趣幽默的主持风格出现,且没有固定座位,自由地在场上活动。另外,他们也都几乎不具备财经背景,所以所提的问题也都比较平民化,不涉及非常专业的问题,代表的是普通观众的收视心理。提相对较为专业问题的责任不在主持人这边,而是在观察员这边。主持人扮演的是类似调和剂的角色。

4.节目形式

《波士堂》不像其他财经访谈节目,单单由主持人和嘉宾的对话构成,而是有观察员的参与,在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过程中,适时地对嘉宾的回答提出质疑,双方进行激烈的辩论,主持人居中调解,这样避免了传统财经访谈类节目的单调乏味,能吸引更多的普通观众。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BOSS秀。这是多角度展现BOSS个性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同时也给节目增添了可看性。

 

我认为《波士堂》的成功源于其对受众心理的准确把握。社会大众往往对企业家存在很多好奇与幻想。而很多企业家的一生也确实具有传奇色彩,他们的致富之路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很多其他的访谈节目中往往更多关注商场中的他们,对他们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进行深度剖析,而《波士堂》在关注他们作为一个经营者专业的一面,同时也把BOSS作为有喜怒哀乐的平凡人,非常立体地将他们的风采展现在社会大众面前。我看的那期节目是讲好利来董事长罗红的,看完之后被罗董事长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打动。除了节目现场罗董事长所表现出来的风趣幽默和他的一些价值观之外,这要归功于节目中穿插的录像片段。片中向观众大量展示了罗红的平时生活情景,包括他在非洲摄影时的图片和录像、在南极的“冰上芭蕾”等等,把他生活中的随性、洒脱、幽默非常直观地表现了出来,将观众带入了商界精英的现实生活。套用影视表演中的说法“编导恰当地运用电视表现手法将罗红刻画得非常立体。”对这些商业精英作如此立体的“刻画”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为这满足了普通大众的情感诉求,将精英化和草根性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我认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现场观众的调动还不够充分。

 

简单谈以上观感,如有不恰当之处,还望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