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谈“外在”

(2008-12-26 19:52:33)
标签:

人生观

校园

女大学生

卧谈会

梅兰芳

波士堂

周成建

裁缝

教育

分类: 《波士堂》观后感

   两个人夜谈比一个人琢磨事情,在深冬的寝室里,感觉好的多。

   夜谈“外在”

   嘿嘿,这小子不会也在构思卧谈会的主题吧~~

 

   我和大眉彼此分钻进两个被窝,聊未来,聊现状,聊人生,聊哲学,聊身边,聊国际……我愤恨的说,把咱俩的谈话录音下来,全国大学女生宿舍卧谈会里面,能赶上我们这种深度的,绝对屈指可数。

   谈到人生观的时候,我想起来某次在回家的火车上遇见的两个中年男人。性格迥异,命运迥异,但是相同的事,他们都对我展开了指导,用他们的经历告诉我大学之后应该怎样度过。没有悬念的,我没有被任何一个说服。反而,他们的争执还有矛盾让我看到了很多在别处不曾看到的人性和人生。

   一个人的人生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不知不觉,我就变成了如今的自己。在我还不懂的需要自己努力的时候,外在的一切就是主宰我的力量,比如接触的朋友,比如家庭环境,比如学校的档次。这也就难怪小的时候,我妈妈总是会跟我强调,不要跟谁谁谁一起玩,要向谁谁谁多学习。在无知的孩提阶段,好像就是有一种莫名学习别人的本能,这种本能被很多哲学家称作模仿。人们不断的接触外界,不断的模仿外界,不断的被外界洗刷自己的观点,然后就成了现在的样子,能肯定的是,以后的日子我还是会接受外界的洗礼,但会不会随着洗礼而改变,没有人知道。

   提到戏曲的时候,我曾经看过蔡康永的一篇文章,写的是他跟孟小冬的一面之缘。而,陈凯歌拍摄梅兰芳正是由于小时候去过梅家,所以对梅兰芳有一种充满神秘感的探索愿望。显而易见,很多创作冲动都是由亲身经历引发的,而这些亲身经历却不是一般人能够企及的。这是上天赋予不同人的外在力量,可能会影响很多人一生的外在力量。

   想到某一期《波士堂》,嘉宾是美特斯邦威的老板,一个从小裁缝起家的服装业者。他从小对于做衣服的耳濡目染,给了他很特别的外在力量,这股力量影响了他几十年,所以到达了不走寻常路的境界。

我感慨如果我当初念了一个一流的大学,我还会是现在的我么?也许比现在好,也许还不如现在。现实的人是不能和假设中的自己比较的,因为始终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正如大眉说,人和别人不能比较,因为太多的外在条件不同,无论家庭背景还是成长经历。确实,不一样的外在因素决定了每一个人不一样的内在因素,当我和一个假设中的自己站在一起,我们的外在和内在都不一样,面对两个不同变量,做比较是无从下手的。

   a+b=c 
   a'+b'=c'
   a和a';b和b'没有等量关系,继而c和c'也同样没有等量关系,所以,这两个等式之间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想到这个结论的时候,我突然很感激我那段不堪回首的数学教育,尽管当年我很不快乐,数学教育对我的影响却依旧这么根深蒂固。

   后来,我昏昏睡去,直到今天醒来。

 

PS:编者敢保证,这不仅仅是女大学生中最有质量的卧谈会,而且还是男生中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