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波士堂安徽宏村中坤黄怒波内幕杂谈周庄 |
分类: 《波士堂》独家爆料 |
黄怒波:安徽宏村、江苏周庄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内幕”
波士堂:1997年中坤地产初具实力的时候投资了宏村的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2000年的时候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其实是很好的成绩。这是你的兴趣、嗜好,还是什么?
黄怒波:宏村是这样,跟诗人有关系。我在1985年中央讲诗团第一期我下去,下去到安徽这个地方,我教了一年的古代汉语当老师,那么就跟这个地方去过这个村子,当年这个村子很破败,就没有游人去。当时我去了以后很震撼,一个人不是个诗人,没有这种震撼 很多人看了无动于衷。但是我就看了很震撼,这个村子800年了,就这么美,这一像一首诗一样,再没忘掉这个村子。后来到了1996年的时候,我已经在做企业了,后来我当年认识的一个人,到那当副县长,他就说你能帮帮我们,都是招商任务,你来投2百万吧就够。我说你说宏村,这个时候我就心动了,我知道这个村子的价值。
波士堂:开始做梦了。
黄怒波:当时没有想了别的。我觉得太像一个人的一个很完美的梦一样,然后我就去了。实际上当时投了也就5、6百万。因为主要不是在村子里,村子你要整修。但当时我们就把村子 跟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做了保护规划。政府没钱,我说我出。把这个宏村、南屏做了以后,这个时候老百姓也不相信,他们原来自己也经营,打从外招商来了,谁都经营不起来。
波士堂:弄不起来。
黄怒波:交到我手里以后,当时政府就签约,你一年给我17万。他们一年也收不了10万,我就答应了,答应政府老百姓都说“这么一个北京来的傻蛋”。但他不知道这个价值,那我们拿过来以后,把这个保护规划做完,稍微一促销,第二年就差不多到了4百万收入。那么到了1999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意识到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但是这个全中国对这个申报遗产的积极性不高,大家没意识到,那个时候联合国来了以后,派了日本的一个专员,他到村子一看,他立刻就被迷住了。
波士堂:吓坏了。
黄怒波:他说还有这么完美的村子在世界上。后来他就鼓励我们申报,其实这个申报我们一共也就花了不到1000万,就我们拆了一个厕所。
黄怒波:政府掏钱我们也掏钱。
黄怒波:到巴黎去领奖的时候,包括市政府自治区,安徽省都没什么反映。那个时候是周庄竞争,它也申报。但周庄就有个问题,它比我们做的早,它没有保护意识,它不做保护规划。联合国申报文化遗产一个最起码的条件:有保护规划。
波士堂:有保护
黄怒波:你看我们宏村一下就批下来了。批下来以后,这个门票当年就到1000多万,这个政府老百姓都反悔了,说这个协议不行,不能这么签了。
波士堂:这时候你刚刚老同学提的另外一件事,就要派上用场了。
黄怒波:我的观点“我们本来没有什么资源,那是人家的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
波士堂:对
黄怒波:只不过他们有文化没有意识到,那我懂这个,我做起的这个财富还应该还给他。这样的话政府就要修改协议,我说可以。他的期望值把这个门票的,就是原来5%,现在他希望到百分之十几就行。我算了算,我一步到位给他33%,他们都不相信,我算我的账,我说这33%的门票净收益给地方,剩下的我一个企业基本上你还要投资成本了。
波士堂:对
黄怒波:基本回收就没什么戏了,但为什么给他。第一我认为,这是他们的家乡,我们只不过动了脑子拿他们钱挣钱;第二我也知道一个规律,你现在不是30块钱吗,那你把门票调到50、60,他一下就涨了一倍。你算这笔账,政府也高兴,老百姓收到也多。你比如说老百姓,我刚刚去的时候,一年的收益一个人从门票收入才能分到20块钱,今年你知道多少吗,今年将近3000块钱一个人。他什么也不用干,门票收入就已经是很富很富了。最早我们进去,老百姓在墙上用大粪写北京人滚出去,就激烈对抗,但慢慢慢慢现在解决的,这是老百姓跟我们就融为一体。我好几年我到那儿不去村子看,去年看这个村子保护得比原来好多了。我也很感动,所以就是说,因为我中坤去,我们给全世界贡献了一个古村落为主题的这么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全世界大概700多个世界文化遗产,只有中国一处以这个古村落为主题的。
波士堂:对。
黄怒波:那这一条我一生是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