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宸长脚印
宸长脚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559
  • 关注人气:19,9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岁娃独自上幼儿园,可否?

(2013-03-05 18:40:08)
标签:

独自上学

幼儿园生活

独立行为

育儿

分类: 宸言宸语5-6岁

 新年新气象,开年后大宸上幼儿园也有几天了。开学后,大宸在自己五岁的成长路上,作了两件非常有进步的事。非常值得表扬,而且以目前的进程来看,非常的成功。

第一件是锻炼自己,独自步行上幼儿园;第二件是分房睡觉,晚上再也不哭鼻子了。这两件成长进步,可以说是大宸成长上的大进步哦,具有转折性的意义哦!当然宸孜麻妈要承认,决定大宸学会独立,不是大宸主动的哈。

让还在上大班的大宸独自上幼儿园,是橙子妈大胆尝试的一个决定。考虑到下半年九月份,大宸既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如何自立、如何学会保护自己,是这半年拟定的训练计划。在实施这个计划前,矛盾了许久,主要是考虑到安全方面。但最后,还是结合实际条件,大胆的让大宸实施了这个训练计划。从大宸第一天独自上幼儿园的时候起,橙子妈就一直尾随在后,然后把有关情况记录在微博上。微博的记录,让那些关注大宸的妈妈们开始有些担心,过往的车辆以及会不会受陌生人的欺骗等安全问题。其实,这些也是橙子妈之前担心的,但如果不放手尝试,孩子永远没有真正长大的那一天。所以给孩子一个适当长大的机会,非常有必要的。当然,在决定独自上幼儿园的决定前,麻妈我主要还是从自身实际情况考虑,条件成熟的才放手尝试的。

首先,环境安全的考虑。

大宸的幼儿园离家很近,距离大概有1000米左右,但直线距离很近,中间必须过一条有红绿类的马路。虽然直线距离近,但因为所处的是学区内(幼儿园、小学、初中集中地),过往的车辆比较多。虽地处闹市区又是学区,但只要遵守交通规则,一般不会有大的安全隐患。

其次,硬件设施齐全。

从上个学期开始,幼儿园就给每个小朋友配备了校园卡。上园、放园时,对着机子一刷,孩子父母的手机上就有短信提示。自家的孩子几点几分进园,几点几分出园,非常及时到位。

最后,脱离隔代宠。

大宸以前上幼儿园,都是他奶奶过来送的。婆婆疼得很,一步路都舍不得让他走。就这么几不路,还老让他坐在自行车上的幼儿椅,推着他上园。踫到下雨天,如果地上有水,还要抱着去。六岁娃独自上幼儿园,可否?,唉老人家的那种爱,我们都懂的就不多了。

所以综合以上因素,橙子妈决定尝试一下让大宸独自步行上幼儿园,锻炼一下大宸如何安全过马路、如何应变过往的汽车、如何在上学的路上保护自己等等行为能力。

其实这个尝试,在去年的1月15日学期末的时候,就试行了一天,这个学期是正式实行。

以下,是橙子妈尾随其后,偷窥的一些小记录:

D1,1月15日:上学期初尝独自上学,有点不情愿。一出小区门口一看过往的车辆,就紧张的往(上街)人行道上跳,直到没有汽车了,才敢走。到了十字路口时,看着红绿灯,直到绿灯了才随人流过街。一过街,就脱下书包,靠着红绿灯柱上死命的蹭。六岁娃独自上幼儿园,可否?原来是过于紧张,惹了一身汗,引起了身上的骚痒,借灯柱来解决一下。六岁娃独自上幼儿园,可否?,真是太可爱了!

 

一进校门就亢奋的向值班老师报告:“老师,我是自己来上学的。”这种激动的心情一直影响到放学,一等到四点半,就拎着小书包跟老师再见。原来,橙子妈忘了交代放学接送的事了。

 

D2,2月25日:本学期正式实施的第一天,下着小雨,只好撑着小伞上路。心情非常亢奋,过了年后,又大了一岁,感觉完全不一样。已经非常老道了,走人行道,等红绿灯,再进校门。不过一亢奋,忘了打校园卡了。

六岁娃独自上幼儿园,可否?

这学期第一天独自上幼儿园的画面,傻儿子,离这么近都没发现偶哈!过马路真是专心,表扬一下!

D3,2月26日:继续撑着小雨伞上路,吃完早饭后,自告奋勇的要自己上学。

D4,2月27日:在早餐店里踫到同班的同学,跟着同学一起随他妈妈上幼儿园喽!

D5,2月28日:自己上学的路上,突然回头,发现后面的“小尾巴”了。

D6,3月1日:独自完成安全上幼儿园了。

D7,3月4日,出家门后,等偶尾随时,大宸已经走到红绿灯这里了,“保镖”身份暴露了哈。

D8,3月5日,出家门后,独自安全到达幼儿园校门。

……

 

六岁娃独自上幼儿园,可否?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大宸独自上幼儿园的行为能力达到了很好的锻炼。当然偶的“保镖”任务,还不能懈怠哦!

有时放手,给孩子一个成长机会,也不错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