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起关乎男宝命根子的手术事件(浪首)

(2011-10-09 08:43:08)
标签:

男宝麻烦

生殖

成长点滴

小男人

护理

育儿

分类: 宸言宸语4-5岁

 育儿博客推荐之283-浪首一起关乎男宝命根子的手术事件(浪首)

本来预计国庆假期七天,去医院给宸宝作个小JJ的包皮手术,全家人已经作好住院的思想准备了。事先把这起看似关乎宸宝男人生涯的人生大事的手术,宸妈通过各种渠道打探得一清二楚,可以说是在思想上、经济上、人力上都作好了充足准备了。

依宸妈对这方面的研究,觉得已经4周岁的宸宝,抽这个时间段作这个小手术,应该是比较成熟的。因为早几年的体检,医生都说宸宝有包皮现象。虽然这事不痛不痒、可大可小,但男孩子的小JJ自己不能外露外翻的话,以后长大了,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不好。

宸妈一切准备就绪,算着时间就9月30日下午,挂了个号去门诊探路去了。在不影响宸宝正常的上课时间,等宸宝睡好午觉,就把带宸宝去医院检查了。

事先询问过,挂的是生殖科而不是儿科。医生在问清前后病因后,就对宸宝的小JJ进行检查了。以前在家给宸宝清洗小JJ的时候,也曾试着上翻包皮,一是自己没经验,二是怕孩子疼,总是有点敷衍了事的味道。这回就见医生轻轻一拔,就看到宸的小JJ的头就露了出来,翻出来了所谓的“包皮”。医生弄的时候,也没见宸宝喊疼。这种场面宸妈跟宸姥也是头一回见,两个女人就傻楞在那边。医生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很正常,注意一下清洁就可以了。”前后看病不到一分钟,我们就出来。这事比预期中要好很多,不用住院作手术,只是等宸宝自然长大就OK了。

出来后,宸妈忘情的开心了。后来才注意到宸宝脸上的表情有点不自然,一问才说下面有点不舒服,一脱裤子,一看内裤上有血渍,慌了。出诊室还不足几米,赶紧折回问医生。医生很镇定的说:“没问题的。”既然医生都这么说了,我们也只好先回家再说了。反正这事不用开刀是事实了,以后就要注意一下小JJ的卫生就行。

大概临下班时,接到家里的电话,原来宸宝经过下午的一番检查后,死活都不肯尿尿。憋了一下午的尿,实在憋不住了,尿了一下,尿出几滴血,又把尿给憋回去了,现在正被尿憋着难受,打电话向妈妈求救。等宸妈赶回家,尿急风波已经在宸姥的威逼利诱下解决了。临睡时,宸妈用温盐水对伤口进行轻微的消毒。第一天不敢有大动劲,只是轻轻的清洗;第二天发现原来被医生检查过的地方,开始有几道血印子已经开始结痂;第三天、第四天继续轻微的清洗工作;第五天发现已经没有痂印子了,开始试着往深层次清洗;第六天已经全愈了,今后就要看宸宝自己的努力哦!

虽然这起事件,有点“一厢情愿,自作多情”的味道,但至少让我们都放心了,宸宝的命根子经过权威部门的“鉴定”是正常的,无须我们额外的“雕琢”,只要顺其自然就好。

 

宸妈在此提醒一下有男宝的妈妈们,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的同时,也适当了解一下男宝的“命根子”,不要以为男宝比女宝就要省心哈。被男宝视为命根子的小JJ,作为妈妈还是要有一定的护理常识的。下面宸妈事先为这事作的资料准备,希望能让其他妈妈们受益:

1.关于男宝小JJ的问题?

男孩刚出生时,包皮口都小,都包着阴茎龟头,很难见到尿道外口。但随着孩子生长发育,阴茎龟头逐渐向前顶开了包皮口,慢慢地包皮显得不长了。然而部分孩子,由于包皮口紧缩等原因,包皮不能上翻,阴茎龟头不能显露,就成了包茎。若包皮虽能上翻,但平时像袖套一样覆盖着阴茎龟头,即谓包皮过长。

2.哪些情况必须做包皮环切?

包茎者,若经幼年时包皮口扩张等措施,仍不能外露阴茎龟头者,必须做环切术。另一种是因包皮长,引起反复感染,虽经局部清洁等处理,仍难以控制,而且包皮局部有所增厚,包皮口有所缩夹,也应做环切术。第三种是包皮上长肿瘤或其他赘生物如尖锐湿疣,可同时做包皮环切。

有些宝宝的包皮虽然长,但如果宝宝排尿是直的,且容易上翻清洗的话,是否做包皮环切手术便可以由家长自己决定。但是,如果小宝宝的私密处常常觉得疼痛、痒痒或出现发炎症状,包皮不能翻开清洗,或是每次试图上翻包皮都很痛苦、拒绝,那么还是建议宝宝接受包皮环切手术治疗,因为这些症状在术后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3.什么岁数做包皮环切好?

一般孩子在4-10岁之间,有明显的上述情况,就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视情况决定要不要作手术。

4.手术费用与治愈时间

依浙江的医院这类手术的费用是3000左右,住院时间为6-7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