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牛顿”--从失败中学习与认识科学

标签:
我家小牛顿科学实验幼儿科学探索布朗运动育儿 |
分类: 宸言宸语3-4岁 |
宸妈对亲子中心发起的《快乐小牛顿,我与科学有个约会》活动缘起的这段话,非常有感触,真是说到我们父母的心坎了。原文是“有了宝宝后,时间过得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匆忙无章了,一个小生命的诞生,需要做父母的付出许多,思考许多。当孩子的科学意识开始萌动,当孩子问出一个个为什么时,你有没有在手边多准备几本科普百科的书籍以备应对他们的小问号?”
是啊,当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就像海绵一样急需吸收各种知识来“膨胀”他们的大脑。当遇到孩子那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为什么”,有时心里没有点墨水,还真是难以招架住他们发问。特别是问到一些需要用正确的科学理论来解释他们的发问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说太难了怕孩子听不懂,说太简单怕误导,尺寸真是不好把握。
就好象最近给宸宝洗泡泡浴一样,放洗澡水的时候,宸妈都会用水温计去测一下温度,边上的宸宝就发问了:
“妈妈,你用这个干什么?”
“妈妈在看水温表上的温度,看水温是不是合适。”
“怎么看呢?”
“这样看,看到中间那条线没有,然后对着边上的数字就知道水温。跑到HOT上面就表示水温高了,WARM就表示刚刚好,COLD就表示冷了。”
“看到了,细细的,可为什么中间会有线呢?”
“这是因为体温表里有水银。”
“什么是水银?”
“水银是一种化学元素,遇到高温会上升会帮助我们辩别温度。家里放洗澡水的体温计一样,会遇热水升上去,遇凉水会降下去的。”
“嗯,我来试试。”
还特地用热水跟凉水来比较水温表的灵验度,宸妈怕宸宝在家玩测温器,就多说一句“平常不能随便乱玩这个东西哦,因为里面的水银是有毒的。”
“为什么会有毒呢?”
“这个嘛……”这个问题,还真被宸宝给问到了,真不知道怎么跟他解释水银的化学特征呢?自己知道也就是水银的导热特性,其它的特性还是了解的不多。
这次看到《小牛顿科学馆》的几套电子书目后,更大受启发。说实话,宸妈读书时候偏重文科,对数理化这些理科的知识真的是所存不多了。看了电子书目的几套电子版后,宸妈就如同重温了求学时代的一些科普知识,有些知识还真是头一回通过这种儿童的传授方式了解,真是受益非浅。就下载打印了《空气的试验》里两个看似简单,但其中却蕴藏玄机的两个科普小试验。
回家后着手准备,三十多岁的宸妈跟三岁的宸宝共同来研究与探讨“布朗运动”,这期间又会发生什么趣事呢?经过两天的试验,宸妈很遗憾的通报一下结论,我们“暂时”失败了。只是暂时,因为我们还在努力的在进行着试验,相信总有一次成功的。
实验一:
第一次失败的经历:
准备的材料:盐、水、水笔笔芯(没有水彩,只能用这个替代)。
错误步骤:直接将调好的笔芯水,倒入两杯盐份比例不同的杯子。
结果:失败,没有出现颜色分层反映。
原因:直接用颜料水调兑盐水,笔芯密度过重。
第二闪失败的经历:
准备的材料:盐、水、水粉颜色(没有水彩,只能用这个替代)。
步骤:改进步骤,事先把盐水兑换好,然后倒入颜料水。
结果:失败,没有出现颜色分层现象。
原因:两杯盐的比例不对,含盐量太少。或者选用的色彩材料不对。
实验中:
宸宝的“科学”发现:当一杯调好颜色的清水倒入两杯盐水杯时,发现的变化是:“妈妈,有变化的,水的颜色变谈了,变粉红色了。”
实验二:
准备的材料:蜡烛、打火机、纸、带盖的玻璃瓶子。
步骤:用蜡烛烧纸,制造烟,然后打开冰箱,观察烟的变化。
结果:不是很成功,烟往下降的效果,并不明显。
原因:怕在房间弄出烟的味道,制造的烟不够浓,不够多。
实验中:
宸宝的“科学”发现:当纸在玻璃杯里烧的时候,宸妈很快盖住了杯盖,宸宝发现火很快就熄灭了。宸宝解释的原因是:“火被盖子盖住了,才会熄灭。”
而事实上,瓶子里没有足够的空气,也就是氧气助火继续燃烧。当然这些原因,对于三岁的宸宝来说,只是在这次实验中才会明白。

这是用盐水分层的效果!
左边盐水分层效果(颜色在上方),右边热水分层效果哦(颜色在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