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矛盾:该不该让两岁宝宝背唐诗

(2009-07-28 09:23:00)
标签:

育儿困惑

背诗

早教

育儿

分类: 宸言宸语2-3岁

亲子博客推荐之壹零零

http://sign.liba.com/img_baby264146_1699890.png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要成为一个小学者,还真是矛盾哦!

俺们家小区里有四五个跟宸宝差不多大的宝宝,这几天老听宸姥在我面前报告,某某家的小宝会背几首唐诗了,那口吻里留露着羡慕的色彩。因为我们宸宝至今为止还不会背半首诗,难怪让老人家要羡慕别人哦!

说实话,宸妈也好羡慕别家宝宝的这种后天的天赋。记得偶一天,在友人家里,那时两岁不到的小姐姐语言能力模仿特别强,已经会背李白的好几首诗了,言语表达的特别清楚。只差三个半月的宸宝还只会单字、叠字表达,更不用说是背诗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已经不错了。

如今,宸宝语言能力的进步在小区的同龄宝宝中已经是佼佼者了,并不比那些先行一步的同龄宝宝差多少。对于唐诗宋词的背诵,至今并不见成效。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宸妈这边,该不该让宸宝背那些之乎则也、意味深远、言意难解的古诗词?宸妈一直拿拈不准,对于这种背诗早教宸妈是矛盾重重:

矛盾一:两岁孩子能理解古人诗中的意韵吗?

21世纪,古诗词这类属于国文修养的历史文化遗产,已经离我们现代生活太远太远了。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是身为中华儿女的骄傲。那些名言名句,是意味深远,警世惊人。作为汉语言专业毕业的宸妈,至今还未真正地全盘接受古人们遗留下来的这份文化宝藏。那么作为才两岁的宝宝,有必要理解这些离现实太远的东西吗?

矛盾二:孩子在这之间究竟能学到什么呢?

依葫芦画瓢的鹦鹉学舌的宝宝们,在根本就不理解古诗意思的前提下,有必要让宝宝死记硬背这些诗词吗?也许强记硬背能训练宝宝们的语言模仿力,但在这些古诗词中,能学到多少与现实相关连的东西呢?

矛盾三:会不会混淆宝宝们的认知能力呢?

两岁宝宝的思维模式是非常简单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古诗词中大量的词汇跟现代的生活已经大大脱节,有些词汇解释起来,连我们大人都觉得把握不好。与其误导,不如不教。

以上三点矛盾主要是从宝宝的理解能力上考虑的,说一无矛盾:该不该让两岁宝宝背唐诗二的思维方式,对一个两岁的孩子来说,强记硬背只是满足一下大人的虚荣心和眩耀感,充其量只不过是大人互相之间炫耀的资本罢了。对于孩子来说,并不见得有什么好处?反而有点不切实际的拔苗助长罢了。

举例一下: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妇孺皆知的五言绝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五言绝句,在跟宝宝言授之时,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深远。以大人的文学修养来理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可解释给两岁的孩子来说,却是大有难度。

诗中的“明月”“故乡”,在宝宝的词库就是“月亮”“家”,这点还好解释,让宝宝多多接触一个词语的另一种说法。

但是“地上霜”,诗中这种想像的意境,解释给宝宝听太有难度了。何况两岁宝宝哪见过什么“霜”这种自然现象。解释时,说是月光照在地上像霜一样的明亮,宝宝听了是一头雾水。因为在他们的思维里,月亮是在天上的,怎么会跟地上的霜联系在一起呢,何况还不知道霜是什么呢?

后半句的意境更是难以解释。看着天上的月亮,怎么就会低头想起自己的故乡呢?宝宝们根本就不懂这些文人墨客的意境,有点对牛弹琴的味道。

宸妈的矛盾想法毕竟是育儿阶段的困惑矛盾,人都有种随大流的趋势的虚荣心。虽然心中有千种疑惑,万种矛盾,但随着幼儿识字热、背诗热的大潮流,终有一天会把持不住而“拔苗助长”。

 

矛盾:该不该让两岁宝宝背唐诗

矛盾:该不该让两岁宝宝背唐诗矛盾:该不该让两岁宝宝背唐诗矛盾:该不该让两岁宝宝背唐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