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岁的妈妈请注意“小儿急疹”的谨防

标签:
育儿生病总结 |
分类: 孕育札记 |
育儿博客推荐之二十
http://sign.liba.com/img_baby264146_1699890.png
宸宝自周岁生日那天,突发高烧3天后,身上出现成片成片的红色皮疹,形状成不规则玫瑰斑点,分别在颈部、耳根部、后背、前胸、手臂、腿上等部位先后出现这种斑点。开始时,高烧退后,在颈部、耳根部及后背处出现少量的红疹,以为是出麻疹,但宸爸以前出过麻疹,感觉不像。宸宝又爱出汗,就误认为是痱子,看其精神状态都非常良好,只是有点腹泻和厌食等特征,认为是感冒后遗症。家里人还是不放心去医院看了一下专家门诊,医生只是轻描谈写的说是急疹,是小儿突发高烧后的退烧迹象,叫我们不要担心,属于正常现象,过几天就没事了,也没具体的说什么病。
但宸宝自发病到现在已经11天了,昨天早晨起来时,手臂上和大腿出现一大片一大片的红疹,脸上也有,着实让家人吓了一跳,以为是天气热,长痱子了,因为宸宝头上就长了好多脓痱,现象已经结疤了。但厌食现象更为严重,全天也没吃什么东西下去,要命的是连尿尿都很少,真是好担心哦。
今天宸妈特意在网上好好的查了一下,对号入座这才发现,宸宝的这种现象是“小儿急疹”的表现。一般的急疹周期也就高烧2~3天,出疹1~2天,不会超过很长时间。但宸宝的表现却是出疹已经5~6天了,虽然背部、胸部已经退疹,并没有什么红疹遗留,但四肢处却是愈长愈烈,周期有点不正常。
究其原因,宸妈觉得这种不正常现象可能跟前期退烧时,医生用退烧药和青霉素(抗生素)挂点滴有关。因为网上有案例显示,出急疹时给婴幼儿服用退烧药可以会导致疹子出不来,导致幼儿急疹二次发作,所以应该慎用退烧药。
宸妈真后悔当时“病急乱投医”,当时的医生根本就没有好好的分析宸宝的病因,人还没看好,就已经写好药方了,胡乱打发人。宸宝虽然在前期只挂了两天的点滴和两天的用药,但高烧仍不退。还是在网上索到一些基本的退烧护理知识,敷了一夜的“冷敷”,才降温的,现在的医德真是不敢恭维。
要不是心疼宸宝挂针时的惨状,只挂了两天的针,真是要被这些庸医给治个半死不活的。怪不得老听周边的朋友说,现在小孩一般的小感冒去医院看,动不动就要十几天,好些还看不好,真是小孩、大人一起受罪。其实只那些医生有点责任心,看得仔细点,对症下药,误症率就不会居高不下了。还好现在是网络时代,有些东西,自己不懂的,可以上网查查,学习学习过来人的经验。
宸妈在网上索到有关“小儿急疹”的相关知识,希望与网友们共同学习、交流,特别是新手妈妈们对宝宝的首次发高烧提个醒,及时了解相关的知识,不要犯宸妈同样的错误。
幼儿急疹也称幼儿玫瑰疹,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病毒性出疹性疾病。一般就在高烧后出。幼儿急疹,也叫烧疹或玫瑰疹,由病毒引起,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发病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2岁以上者少见。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能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而很少得病。感染后有持久免疫力,患过此病后,一般不再患第2次。
幼儿急疹它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潜伏期就开始发烧,起病很“凶猛”,小儿突然高烧,可达39-40℃。个别患儿病初有因高热发生抽风的,一般仅抽一次,时间很短,抽风后仍然一切如常。查白细胞也不高,嗓子有点红,常在耳朵后面或枕骨后两侧可摸到黄豆大的淋巴结,但无压痛,不如风疹明显,病人虽有高热,但是全身症状轻,精神较好,仅有轻度咽红,有时伴有咳嗽。孩子发烧一直不退,吃药、打针都无效,等烧到3-4天突然退烧,在体温下降的同时或销后答身迅速出现皮疹,皮疹由颈部及躯干开始,迅速波及四肢。皮疹为疹大多为散在性,少数相互融合。全身出粉红色的斑丘疹,面前和四肢疹子较少或无疹,本来伴随发烧出现的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也随着烧退疹出逐渐消失,1-2天疹退后不留痕迹、不脱皮,这就是幼儿急疹的特点。
幼儿急疹出疹前就是有经验的医生也难以确诊,一旦体温骤退,出现典型皮疹即可诊断。此时可能已为"马后炮",因为家长已经为婴儿数天的持续高热急得团团转。好在幼儿急疹预后良好,很少有并发症发生,无并发症时不必用抗生素。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高热时可适当用退热剂。
得了幼儿急疹怎么办?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②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③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④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⑤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6至12个月的妈妈谨防幼儿急疹(转帖)
小儿急疹育儿百科上的幼儿急疹
婴儿首次出现高热多半是由于幼儿急疹。幼儿急疹的诊状是:初期只是发热。婴儿与往常不同,气色不佳且没有精神,体温在38-39左右,没有咳嗽、流鼻涕,大便也不稀。病情恶化后有哭闹现象。幼儿急疹不管注射与否,第4天就会自然退热。退热后,婴儿的胸部、背部会出现像蚊子叮了一样的小红疹子,这些疹子逐渐扩散,会波及脸,脖子和手脚。婴儿虽然已退烧,但是仍萎靡不振,爱哭,第三天晚上或第4天早上还会排稀便。完全恢复要在第5天,婴儿疹子变少,精神也恢复。极少婴儿第4天还发烧。幼儿急诊不需要特殊护理,不会有并发症。婴儿不愿喝奶时可多喂些果汁或把牛奶调稀。患急诊的婴儿带到户外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到第4天仍不退热,同时出现嘴唇干裂出血,退热前就出了疹子就必须考虑川崎病。如果是女婴还应考虑尿路感染的可能。尿路感染的婴儿尿是混注的。2周岁之前没得过,长大以后也不会发病。
什么样的孩子会患幼儿急疹?
答:这种病多发生于天气暖和的春季,家长带孩子到户外或公园去晒太阳,在人多的地方容易感染幼儿急疹,多见于6-12个月的婴幼儿。幼儿急疹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由呼吸道传染,患病一次以后不会再犯。【参见:万婴跟踪专家组主编. 万婴跟踪育儿咨询0-3岁.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
幼儿急疹有什么症状?
答:孩子突然发高烧,可以达到39-40度以上,并且总也不退烧,无其他明显症状,不咳嗽,不流涕,不喘憋,不拉稀,少有呕吐。发烧3天后,突然退烧,胸前背后及四肢,全身出现红色小疹,不出三天疹子自然消退,不留痕迹。【参见:万婴跟踪专家组主编. 万婴跟踪育儿咨询0-3岁.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为什么出急疹要慎用退烧药?
答:有观点认为,出急疹时给婴幼儿服用退烧药可以会导致疹子出不来,导致幼儿急疹二次发作,所以应该慎用退烧药。【李肖慧,“出急疹慎用退烧药”,女性月刊2000年2月下半月刊妈妈宝宝小册子】(父母手记,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