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工治未病病

(2010-03-30 22:11:45)
标签:

陈关富

养生

保健

疾病

自然寿命

四川康骨医院

健康

分类: 分享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动物的自然寿命是它们生长期的五倍,按这个理论推算,人的自然寿命应该活到120岁。目前,我国人均期望寿命达73岁人过早衰老或活不到自然寿命,主要是疾病造成的。如何避免疾病?《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对疾病“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重要性。

 

    养生保健的目的在于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最佳办法是不治已病治未病。战国名医扁鹊,在秦国曾治好一位皇帝的顽疾。皇帝问他:“你是不是当今杏林第一人?”扁鹊说:“不是,是第二人。”“谁是第一人?”“是我哥哥扁鸦,他的医术比我高明。我只能治已患的病,他能治未患的病。当今之人对我顶礼膜拜,对比我高明的扁鸦却不理不睬,这真是不可思议。”这个故事说明,自古以来人们都重视治已病,忽视治未病。无病时疏于预防,得病时方知治疗。这种消极被动的态度,自然避免不了疾病和衰老。祖国医学确立的“治未病”理论告诫人们,只有不得病、少得病,才能健康长寿。

 

   俗语说,“再好的刀剑药,也不如不破口。”治未病比治已病重要得多。人体未病时不是真正无病。按中医观点,身体出现阴阳、气血、营卫等不平衡状态,虽然医学诊断没发现与之相吻合的器质性改变,但不等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占5%,疾病的人占20%,75%的人处在中间的“未病”状态。这些“未病”之人,如不进行积极防治,时间一长就会转化为疾病状态。

   坚持治“未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保持平和的心态;均衡的饮食;科学的锻炼,充足的睡眠即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