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眩晕症患者,经历曲折的就医过程,数年未能确诊,非常痛苦。“针刀加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项目负责人陈关富主任医师提醒眩晕症患者:眩晕,病根可能在颈椎!陈关富主任介绍说,眩晕是眼发花和头发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经常一同出现,故称眩晕。除颈椎病外,心脑血管病变、颅内肿瘤、眼病、内耳疾病等原因都可以导致眩晕,但以颈源性眩晕多见,有报道称六成眩晕缘于颈椎病。据统计,我国目前的颈椎病发病率约为17.3%,在这些颈椎病患者中,有眩晕症状者多达3成以上,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颈源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轻者仅表现为阵发或持续的头晕胀、头部晕蒙感,稍重者可出现头重脚轻、步态不稳、身体倾倒感,重者则出现天旋地转、甚至晕倒。眩晕反复发作,其发生与头部突然转动有明显关系,即多在颈部运动时发生,有时呈现坐起或躺卧时的变位性眩晕。一般发作时间短暂,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亦有持续时间较长者。晨起时可发生颈项或后枕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颈神经根压迫症状,即手臂发麻、无力,持物不自主坠落。半数以上可伴有耳鸣,62-84%患者有头痛,多局限在顶枕部,常呈发作性跳痛。
对于颈椎病为什么会引起晕,陈关富主任医师解释说,颈源性眩晕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生物力学失衡以及交感神经等各种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痉挛、狭窄而造成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症候群。其中,颈椎失稳是引起年轻患者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一旦将移位纠正,患者的眩晕便会神奇地消失。
在对颈源性眩晕的研究过程中,陈关富主任医师和他所带领的团队积累相当丰富的治疗经验,法则为:针刀松解-手法矫正-内外用药-外围固定,加上功能锻炼,在治愈颈椎病的同时,眩晕等症状也随之消失,并于2006年将其研究成果写成专著《针刀治疗颈源性眩晕》出版发行。
温馨提示:如果你正遭受眩晕症的困扰又找不到原因,欢迎致电028-87059333和89852258,陈关富主任医师将热情为你解答疑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