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的保健作用
(2009-09-20 16:57:49)
标签:
养生保健桑叶四氧嘧啶血糖健康 |
分类: 医药科技 |
桑叶,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作为药食两用的原料,早已在民间广泛应用。自古以来,中医就将桑叶作为治疗消渴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的中药应用于临床,《本草纲目》中记载:桑叶“汁煎代茗,能止消渴”;“灸熟煎饮,代茶止渴”。近代医家也常将桑叶配伍于中药复方中应用于临床,且每多获效。
近年来,各国研究人员对桑叶的组成、功能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桑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
1.
日本神奈川县功能食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桑叶中含有17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锌、铁、钙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非常高。
研究还表明,桑叶中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 。
如今,桑叶及其制品已被用于制造桑叶茶、桑叶汁或添加到饮料、果冻、糕点、面条等产品当中制成功能食品。
2.
国内外研究资料证实,生物碱和多糖是桑叶中主要的降血糖活性成分。Asano等人从桑叶中分离出6种生物碱:
1-DNJ、N-Me-DNJ、GAL-DNJ、fagomine、DAB及Calystegin
B2,并确定了其分子结构。Kimura研究了6种化合物对Streptozotocin(STZ)引起的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N-Me-DNJ、GAL-DNJ、fagomine都可显著的降低血糖水平,其中GAL-DNJ和fagomine降血糖作用最强。
陈福君等用桑叶总多糖(TPM)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进行腹腔注射给药,结果表明桑叶总多糖(TPM)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但TPM的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
笔者曾经对一种以桑叶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的功效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糖和生物碱均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并有明显预防小鼠血糖升高的作用。
3.
迄今人们对桑叶降血糖作用机理的研究是从两方面展开的:一方面是从桑叶成分对二糖类分解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另一方面从桑叶成分促进胰岛ß细胞分泌胰岛素方面入手。
研究表明桑叶的降血糖作用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一、通过桑叶生物碱DNJ对二糖类分解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抑制小肠对双糖的吸收,降低食后血糖的高峰值;二、桑叶生物碱fagomine及桑叶多糖促进ß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肝糖原合成以及改善糖代谢,最终达到降血糖的效果。
笔者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生理学系合作对一种以桑叶为主要原料的降血糖保健品进行研究,观察其对小鼠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结果表现为:
1、
2、治疗作用:
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多糖和生物碱的降血糖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桑叶多糖、生物碱及产品中其他成分有一定的协同配伍作用。
Ito等将类黄酮与桑叶DNJ结合,加入到饮料中,这种饮料比单独的桑叶DNJ更有效地抑制血糖的上升,表明类黄酮与桑叶DNJ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但其协同作用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尽管尚未见桑叶品种和产地对桑叶功效成分含量的研究报告,但相关研究已证实,桑叶功效成分含量与生长期有较大关系,晚秋和霜后桑叶的黄酮类和多酚物质含量明显较高。另外,提取温度对桑叶功效成分有较大影响:桑叶提取通常采用高温提取,这不仅会对桑叶某些功效成分造成破坏,还会造成提取物风味苦涩。笔者通过反复实验,发现采取阶梯温度提取(即利用不同提取温度提取不同功效成分)方法既可以有效提取不同功效成分,又保证提取物良好的风味。
4.
迄今,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1.3亿,且人数还在剧增。它的起因主要是由于过食、饮食生活欧美化、运动量不足、肥胖和应激反应所致。糖尿病患者病初并没有什么症状,但可怕的是在难以觉察的情况下若致之不理,会引起肾损害、视网膜症、神经损害糖尿病并发症或直接威胁生命的心肌梗塞、脑血栓等。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平时必须改善饮食习惯和加强预防。对此,桑叶作为天然无毒的药食两用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Bondada等人对24名40-60岁男性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实验,这24名患者被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使用降血糖药物glibenclamide胶囊(5mg/d),另一组服用桑叶粉胶囊(3g/d),服用时间为30天。30天后对患者的血浆和尿液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降血糖药物glibenclamide胶囊相比,桑叶胶囊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降低率为27%(P<0.01)。同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亦下降12%(P<0.01)。
笔者与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天然植物应用研究开发中心合作对一种以桑叶为主要原料的降血糖保健食品进行研究,观察其临床效果。实验结果为:20毫升/人/天,连服3个月,以服食3个月后对服用者空腹采血检测表明,总有效率为94.74%,其中显效50.88%(患者血糖下降至正常水平)。
5.
尽管桑叶调节血糖的作用机理至今尚未十分清楚,但基于当代调节血糖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报告,推测桑叶可能是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降血糖作用的(见图表)。
6.
众多对桑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已充分证实了桑叶具有降血糖功效,而对桑叶降血糖机理的研究表明,桑叶多糖类和生物碱类是其降血糖作用的两类主要成分,它们是通过抑制α-糖苷酶和促进胰岛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达到降血糖效果的。
同时大量实验亦证实,桑叶及其制品需要通过一定的组方配伍及采用特殊工艺提取出降血糖有效成分,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方可达到降血糖的最佳效果,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桑叶自古民间就作药用,但鲜少有用于防治糖尿病。现代学者对桑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与认识,其降血糖的保健作用逐渐被人们发现并重视。
桑叶是国家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品,安全性好,无副作用。随着人们对桑叶研究及认识的深入,以桑叶为主要原料的降血糖保健食品将成为防治高血糖及糖尿病的一种很好的预防性食品。然而,有关桑叶多糖的组成和分子结构、桑叶多糖和生物碱是如何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机制以及桑叶多糖、生物碱和其它成分在降血糖方面是如何协同配伍等方面的课题,则还需进一步探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