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454、长裂苦苣菜

(2018-05-26 22:21:43)
标签:

转载

分类: 醫藥養生保健
原文地址:454、长裂苦苣菜作者:高桥顺子

454、长裂苦苣菜  Sonchus  brachyotus  DC.

[转载]454、长裂苦苣菜

[转载]454、长裂苦苣菜

[转载]454、长裂苦苣菜

[转载]454、长裂苦苣菜

      科属:菊科苦苣菜属。

      别名:苣荬菜,葡茎苦菜,苦荬菜,曲麻菜,苦苦菜,败酱草。

      识别:多年生草本。全株具乳汁。地下根状茎匍匐,故又名“匍茎苦苣菜”。地上茎直立,少分枝,平滑。叶互生;无柄;叶片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呈波状尖齿或有缺刻,故名“长裂苦苣菜”。头状花序,少数,在枝顶排列成聚伞状或伞房状,头状花序直径2~4厘米;总苞片4列;全部为舌状花,鲜黄色;舌片条形,先端齿裂。瘦果侧扁,有棱。

      入药:全草入药叫“苣荬菜”。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应用:长裂苦苣菜,太生疏的名字,实际上就是小时候天天要去拔的“苦菜”,一般拔回来喂羊,山西人爱吃酸菜,它也是做酸菜的好材料,但没有直接吃的,因为确实苦,多要用开水煮过。后来到北京郊区,发现有生着蘸酱吃的,一点也不苦,不知是地方气候不同,还是品种有所不同。在上世纪60年代,说起中药用的“败酱草”和“墓头回”来,都是指的它,所以它有别名“败酱草”。现在用的“败酱草”与“墓头回”,都是指败酱科植物了。它现在入药叫“苣荬菜”,但在植物学上的“苣荬菜”又是同科同属的另一种东西,真是恼人,不过从药用角度看,不追究也无所谓,“苦苣菜属”入《中药大辞典》的植物有3种,除本品外,还有“苦苣菜”和“续断菊”,其性味功效相同,分不清实无大碍。下面是“苦苣菜”与“续断菊”的图片。

[转载]454、长裂苦苣菜

 

[转载]454、长裂苦苣菜

      苦苣菜,全草入药叫“苦菜”,性味苦寒,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与“苣荬菜”一字不差。

 

[转载]454、长裂苦苣菜

[转载]454、长裂苦苣菜
      续断菊,又名“花叶滇苦菜”,全草入药叫“大叶苣荬菜”。性味苦寒,功效消肿止痛,去瘀解毒,与“苣荬菜”基本相同。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