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招”即“九韶”说明“招”的古本音为shao

(2014-08-29 11:16:03)
标签:

學術原創

华夏文字

反切拼音

九招九韶

分类: 古本音研究

“九招”即“九韶”说明“招”的古本音为shao

魏文成

       九招,即「九韶」本意为古代音乐名,简称《》。根据历史古籍记载来看由来已久。九招”即“九韶”的写法最早见于:

     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有倕作为鼙鼓钟磬吹苓管埙篪鼗椎锺。帝喾乃令人拚或鼓鼙,击钟磬,吹苓展管篪。因令凤鸟、天翟舞之。帝喾大喜,乃以康帝德。

     舜立,仰延乃拌瞽叟之所为瑟,益之八弦,以为二十三弦之瑟。帝舜乃令质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

     殷汤即位,夏为无道,暴虐万民,侵削诸侯,不用轨度,天下患之。汤于是率六州以讨桀罪,功名大成,黔首安宁。汤乃命伊尹作为大护,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见其善。

                                         ——吕不韦《吕氏春秋·古乐》

    子墨子曰:“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汤放桀于大水,环天下自立以为王,事成功立,无大后患,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又修》。

                                                           ——《墨子·三辩》

 墨子说:“以前尧舜只有茅草盖的屋子,所谓礼乐不过如此。后来汤把桀放逐到大水,统一天下,自立为王,事成功立,没有大的后患,于是就承袭先王之乐而自作新乐,取镑为《护》,又修《九招》之乐。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址、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史记·五帝本纪》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

                           ——《山海经·大荒西经》

这说明:九招,最早是由“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看来作曲家是“咸黑”,这应该是最早的有名字的作曲家了。

        而后世认为:“九韶”是虞舜时代的产物。请看现代解释:

亦作“ 九招 ”。 舜时乐曲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九德之歌,《九韶》之舞。”《庄子·至乐》:“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成玄英 疏:“《九韶》,舜乐名也。”《史记·五帝本纪》:“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於是禹乃兴《九招》之乐。” 司马贞 索隐:“招音韶,即 舜 乐《簫韶》。九成,故曰《九招》。”一说,帝喾时所作。《吕氏春秋·古乐》:“ 帝嚳命咸墨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昔帝嚳之世,咸墨 为颂以歌《九韶》。” 唐代杨炯 《盂兰盆赋》:“鏗《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八佾。”

“九招”即“九韶”说明“招”的古本音为[shao]。也就是说“韶”与“招”古本音相同。

       招,[zhāo],唐韻》止遙切《集韻》《韻會》《正韻》之遙切,http://www.zdic.net/p/?l=kj&u=20024&s=20音昭。《說文》手呼也。《詩·邶風》招招舟子。《》招招,號召之貌。《》號召必手招之。王逸云:以手曰招,以口曰召也。
又《廣韻》來之也。《書·說命》旁招俊乂。
……又《集韻》《韻會》時饒切《正韻》時昭切,音韶[shào]。《前漢·禮樂志》體招搖,若永望。《註》招搖,申動貌。
又與韶通。《史記·帝舜紀》禹乃興九招之樂。《註》卽舜樂,簫韶九成,故曰九招。《左傳·昭十二年》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
又《集韻》《韻會》《正韻》祁堯切,音翹。舉也。《周語》好盡言以招人過。《前漢·項傳贊》招八州而朝同列。
又揭也。《莊子·騈拇篇》有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

                                             ——《康熙字典·招》

那么,我们看看“招”的表音表调:

     招=扌(手)〃sh〃ou+召zh‘ao’=shao(古本音),而“zhao"只是”召“的白读音,也就成了今音。時饒切。

    故此,“韶”通“招”,音相同,古本音为[shao]。则也说明华夏文字的确是按照反切拼音形式表音表调的!   

节选自:魏文成《创文造字学·文字表音表调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