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燧群堡西固城

西固城
(图片源于网络)
西固城 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为汉明时期甘肃东部重要镇城。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霍去病出兵河西抗击匈奴,其部下大行李息在今西固城以西筑城,即汉金城县址。位于今西固城附近。一说位于今西固乡寺儿沟村以西,距今西固城约1.5公里。西古城宋元丰四年(1081年)置西关堡,位于西固川西南部,距南山约1公里,北距黄河南岸2.5公里。元丰六年(1083年)废。宋元佑二年(1087年)补修。

西固柴家台春台堡
(图片源于网络)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兰州卫指挥使周伦重修,称“西古城”。明代兵部尚书彭泽撰《西古城记》。清同治二年(1863年),廖登选等续修,清同治五年(1866年)村民人城避战乱,因城墙坚固,得以保全,遂改名西固城。据《皋兰县西固采访稿》记载:“古城高3丈,顶宽1.3丈,周环3里,土堞高6尺。”边长约400米,墙垣残高3米至6米,基部宽3米至10米,顶部宽1米至10米,夯层厚0.2米。原西古城头正南三关殿居中,与正北祖师殿相望,东南角为魁星阁,西南角有火神殿,东城门顶东岳楼矗立。 今城垣残存,断续相接,呈正方形。为西固区商业文化中心。
清代,西古城一带筑有7个堡(寨):古城西北1.5公里处为孙家堡、贾家堡、牟家堡;古城以东2.5公里处有惠安堡;古城东北2.5公里处为松阳堡和甘泉堡;古城以北黄河之滨有敦仁堡和颖川堡;古城以西1.5公里处是柳荫堡(含石岗、白家阁门和桃园堡)。

西固达家台
(图片源于网络)
据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59有载。境内长城沿线的烽燧遗址有:1)青石嘴烽燧
位于新城乡青石嘴,西临河口盆地,北临黄河,烽燧呈圆锥状,残高2米,底径3米,5米之外有一圈坞障墙垣,呈正方形,边长20米,残高0.3米至2米,基厚1米,顶厚0.3米。2)东河湾烽燧
位于东川乡东河湾村西100米处,北距黄河200米。烽燧呈梯形,残高5米,底边长5米,顶部边长4米,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2米。3)扎马台烽燧
位于东川乡坡底下村东南500米的扎马台西缘,西北临东河湾,东距扎马台明长城堡200米。烽燧呈覆斗状,高7米,底边长7米,顶部边长4米,实心夯筑,夯层厚0.15米。 4)深沟桥烽燧
位于陈坪乡范家坪西北部,北临今七里河区崔家大滩,西距今西固深沟桥约300米。烽燧为覆斗状实心土墩,梯形,残高4米,底部5米见方,顶部边长2米,夯层不清,东侧与边墙相连。
1981年,青石嘴烽燧、东河湾烽燧、扎马台烽燧、深沟桥烽燧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日西固
(图片源于网络)
新城堡 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秦陇地震,震毁兰州6座城堡,郑骧在兰州西80里筑益机滩新堡,以控西夏。后称老古城。明成化二十年
(1484年),兰州卫指挥周璜,在兰州西70里筑箕箕滩堡,以防御西夏进犯。对老古城而言,又称新城。明保定知府赵英撰《城新城记》。清同治二年(1863年)堡民刘仗宰等补葺。据普查和考证,新城堡遗址在今西固新城乡城子村内,北距黄河700米,东临新城沟,西南1公里为青石台。城址呈正方形,边约300米,墙垣大部已毁,唯有北城墙残存东、西两段,总长50米,残高2米至3米,基厚1米,顶厚0.2米。1981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