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57龙关天险锁阳关

(2008-11-01 21:11:54)
标签:

锁阳

樊梨花

天险

拉默

杂谈

分类: 专辑:长城百关

龙关天险锁阳关

057龙关天险锁阳关

锁阳关                                 (图片/网络)

 

    锁阳关河北省宣化县境内,是古老的军事要塞口。

    据龙关县志载:黄帝时龙关是古缙云氏居住地(在龙关南田家窑乡北有缙云氏遗址)。周、秦、汉时属上古郡。汉初为女祁县属上古郡,后属怀戎;唐高祖时为造阳县,属武州;(有出土古碑记)。(武州即现在的宣化北葛峪)。又载:“赧王时,燕破东方却地千里,筑长城,置上古郡。是时龙关属上古郡。”“《北史》:元魏长城,(元魏即北魏)自赤城至五原。”《唐书。张说》:“筑长城于怀戎之北九十里。”《通典》:“唐武川郡,西北到新长城为界,三百八十里。东北九十八里,长城为界。”“明代防蒙,于长城间增设管边接火。各墩台谴兵戍守其制益密。”另《会要边防》载“永乐十年,敕边将治壕垣,自长安岭迤西,至洗马林,皆筑石垣,深壕堑,以固防御。”

 

057龙关天险锁阳关

锁阳关地区                                 (图片/网络)

 

    据龙关县志载:龙关县城西南二十里龙门山上有关额曰“锁阳”,曰“控御”,又有碑镌“龙关天险”四字,二门之间南北两面纣石为墙上有戍楼,其北山颠有将台,相传唐女将樊梨花曾镇守此关。锁阳关古称铜铃关,属燕山余脉,锁阳关地势险要,重峦叠嶂,山上唯一的通道是上下十八盘。锁阳关初建于唐代以前,是兵家相争的古战场。明嘉靖年间,独石路长城修筑完备。于西起为今宣化、崇礼、赤城三县交界处的大尖山(锁阳关北),到独石口向东南下,沿黑河与白河的分水岭,经镇安堡、龙门所至后城的马道梁入延庆永宁四海与八达岭段相接,全长四百六十余里。明长城未直接通过锁阳关,但锁阳古道北20里上龙关镇,西50里接葛峪口,西南70里至宣府镇,其所处位置十分重要。据长城学者考察纪实:锁阳关在以上所述的关联地带,根据这些记载看,锁阳关及其以南地区应有长城。  

    如今,锁阳关的地面设施已荡然无存,锁阳古道荒废。赤城至张家口的公路从锁阳关隧道穿过。

 

057龙关天险锁阳关

锁阳关                 (图片/网络)

 

    相传 唐朝名将樊梨花,曾在此刀劈“丑鬼”杨凡,夺关救主,为大唐扫北之业建立下不朽功绩。她顾全大局,忍辱负重,尽管丈夫薛丁山因误解而伤害了她,但当闻听边关遇难时,却不计较个人私化思怨,立即率兵出征而克敌制胜,为人留下了“樊梨花援救锁阳关——不记前怨”的传说佳话。 中国著名传统戏曲“三休樊梨花”、“锁阳关”就是颂扬樊梨花的。至今,锁阳关前的山头上,仍可见到大片紫红色的斑痕,据说那是巾帼英雄樊梨花刀劈杨凡时溅在上面的血迹。关前的山石上,还有碗口大小、二寸多深的石坑,人们说那是樊梨花冲上关时战马踏出来的蹄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