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外镇八达岭

八达岭长城
(图片源于网络)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明长城的重要隘口。
八达岭长城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万历年间曾修葺。关城有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关城东窄西宽的呈梯形,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刻于万历十年(1582年)。两门均为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台上四周砌垛口。

八达岭长城 水关
(图片源于网络)
八达岭自古便是军事要地,春秋战国时期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扰,在此修筑了长城,至今仍见残墙,墩台遗存,其走向与明长城大体一致。明代《长安夜话》说: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明代修边,调戚继光指挥长城防务。八达岭长城经过八十余年修建,使其成为城关相联、墩堡相望、重城护卫、烽火报警的严密防御体系。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长城防御工程。

八达岭长城
(图片源于网络)
八达岭史称天下九塞之一。历史上八达岭长城是护卫居庸关的门户,从八达岭长城至今天的南口,中间是一条40里长的峡谷,峡谷中建有关城“居庸关”,这条峡谷因此得名“关沟”,而真正扼住关口的是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这里两峰夹峙,一道中开,居高临下,形势极为险要。古人有“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之说。八达岭山口的特殊地形,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八达岭长城
(图片源于网络)
八达岭见证了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秦始皇东临碣石后,从八达岭取道大同再驾返咸阳、肖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元代皇帝每年两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间、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亲征……八达岭都是必经之地,近代史上,慈禧西逃泪洒八达岭、詹天佑在八达岭主持修筑中国自力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孙中山先生登临八达岭长城等,留下了许多历史典故和珍贵的历史回忆。



美不胜收——八达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