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鉴古董级老茶---1958年产中茶牌茯砖

(2010-09-12 02:20:08)
标签:

品鉴

古董茶

1958年

中茶牌

茯砖

杂谈

分类: 以茶会友中国茶文化

品鉴古董级老茶---1958年产中茶牌茯砖

作者:侯凯东

     今天(于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17:37:18),应叶云先生之约在他的店里有幸品鉴古董级老茶---1958年产中茶牌茯砖,在座的还有两位老朋友,广东黑茶界资深望重的老车和老伍。此砖重3000克,砖面下方印有中国茶业公司字样,是1958年益阳茶厂最后一批手筑茯砖,之后改为机器压制,现所品为老叶所收藏,来源于益阳茶厂样板室。

    通过本次品鉴古董级老茶认识和了解到陈年茯砖茶的真实感觉,同时体味中国历史绵长的茶文化盛宴。开泡后陈香飘逸,汤色透亮如琥珀,滋味醇厚圆润,回味绵长,饮之通体舒泰。具有很高的品鉴与收藏价值,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性,实为不可多得的臻品。

    茯砖茶是“边销茶”茶叶中的一种。民族地区特需商品。唐代以后,茶叶由官方统制,贮存一地边地府库,交换马匹,此为“官茶”;而茶商由产地贩运交售给茶马司的茶叶,须向户部纳税请领执照,称为“请引”。每“引”规定可贩茶100斤,纳税200钱;不及“引”者,谓之“畸零”,另行发给“由贴”。无“由引”及茶引不等者即为"私茶"。当时朝廷为鼓励茶商贩运茶叶,每次将运到茶马司交割后,都奖给茶商;上引附茶700斤,中引560斤,下引420斤,作为酬劳,由他们自己出售或换马。因此种酬劳是在正茶(即交割的茶)之外附发的,称作“附茶”。以后用谐音“茯”代替“附”,便出现了“茯茶”,相引至今。

    另一种说法茯砖早期称“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称“伏茶”,因原料送到泾阳筑制,又称“泾阳砖”,茯砖茶约在1860年前后问世。茯砖茶压制要经过原料处理、蒸气沤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成品包装等工序。


 

http://s1/middle/50bf9ea0g8fffcae44880&690
http://s10/bmiddle/50bf9ea0g8fffc8bef439&690

http://s6/bmiddle/50bf9ea0g8fff9b102775&690

http://s5/bmiddle/50bf9ea0g8fff9d359164&690

http://s10/bmiddle/50bf9ea0g8fff9f4ba0a9&690

http://s13/bmiddle/50bf9ea0g8fffa170d7dc&690

http://s11/bmiddle/50bf9ea0g8fffa3963bfa&690

http://s14/bmiddle/50bf9ea0g8fffa5ac3fc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